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清朝文献通考》载:“农务兴而野无旷土,国计裕而泉货流通”“朕思商民皆吾赤子,何忍使之苦累”“务遵定例征收”。通过这一史料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
A.全国农田垦殖的信息B.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C.国内外经贸交流的盛况D.商民相对惬意的生活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棉花传入我国的部分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出处记述
《南州异物志》
(三国·吴万震)
外微(海南岛)人有一种“五色斑布,以丝布、古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为鵝毳,中有核如珠绚,细过丝棉。人将用之,则治出其核,但纺不织,在意小抽相牵引,每有断绝。欲为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南朝·范晔)
东汉明帝时,永昌郡(云南西部)的袁牢人已“知染采文绣,羁氍(jiduo,—种毛毡),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
《广志》
(西晋·郭义恭)
“梧桐有白者,剽国(在今缅甸)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
A.海南岛人最早植棉织布B.三国时棉花已广为种植
C.西晋时棉花从印度传入D.滇西怒江流域较早植棉
2021-07-29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则史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①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
②天宝已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唐宪宗)③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
A.安史之乱的危害B.文学体裁的演变
C.经济重心的南移D.赋税制度的沿革
2021-01-26更新 | 410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2020-06-15更新 | 232次组卷 | 4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5 .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20-12-02更新 | 4407次组卷 | 7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山西平陆汉代壁画里描绘着这样的场景:地主庄园的城堡及依附的“部曲”、“兵家”,是对抗农民的工事和武装;地主监督农民从事耕种;双牛牵引耧车和大型犁铧。可见平陆壁画
A.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遍使用B.印证了汉朝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
C.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D.体现山西艺术创作水平日臻成熟
7 . 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D.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2020-10-15更新 | 1075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1届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两宋时江浙地区曾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大量粮食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但到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几乎每年要从湖广、江西等地调运大量粮食。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明清江浙地区
A.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农业生产技术渐趋衰退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政策调整导致人口剧增
9 . 据史料记载:“江东宜纱绫、宜纸者,镜水之故也。蜀人织锦初成,必濯于江水,然后文采焕发。郑人荥水酿酒,近邑水重,斤两与远郊数倍。”这主要反映出
A.当时私营手工业发展兴盛B.水力开发有助于经济发展
C.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区域经济明显受水土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如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史实史论
A新石器遗址中发现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人工育蚕和棉纺织技术出现
B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
C《后汉书》记载:“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灌溉
D古罗马的《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