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观点认为,古代中国“由于帝国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所造成的病态消费极为膨胀,……促使手工业部门结构恶性‘浮肿’,纺织、陶瓷、酿酒、制茶、金银首饰以致造纸印刷等都病态地偏向政府官僚的奢侈消费一头倾斜。”这种现象导致了
A.民营工商业发展空间较小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主导地位
C.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西方
2020-10-13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茶”字发音的传播史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 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 tea 发音系统。明清时期, 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 tea。

材料二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1)读上图,cha 与 tea发音系统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分析不同发音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
2020-10-05更新 | 4535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丰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模拟历史试题
3 . 从如图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早期
A.政治中心不断向西推进B.经济重心已有南移之势
C.空间差别导致文化迥异D.经济发展影响政治空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2020-07-12更新 | 6542次组卷 | 109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2020-07-11更新 | 8116次组卷 | 11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9-01-30更新 | 8061次组卷 | 110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7 .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018-06-09更新 | 18362次组卷 | 18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对抗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史载:孔子的学生子贡“废(发,卖出)著(贝宁,买进)鬻财于曹、鲁之间,……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孔子认为子贡的从商活动是不安分的,并予斥责。这说明春秋时
A.商人社会地位崇高
B.商人政治上非常活跃
C.商人社会地位卑微
D.国家实行抑商政策
2018-01-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棉花主要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的南方种植园主干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里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6-12-12更新 | 312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六届青年教师解题大赛历史试题
10 . 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对世界认识角度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世纪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这个世界之外。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三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四 我国1962年出版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第一章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1992年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的第一章是“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上有何重大变化?结合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
(3)推断材料四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各自所用的角度。请分别用此两种角度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