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工具的革新是推动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以下图片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①耒耜
②耦犁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 《新唐书》载(太宗)谓房玄龄曰:“……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等夷意指同行),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这反映唐太宗的主张是(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严禁工商业者的技术发明
C.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D.遏制商人对高利润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
D.唐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如糖蜜糕、灌藕、缎背心、逍遥巾、四时玩具。……画山水扇。中瓦子浮铺有西山神女卖卦,……其余桥道仿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至三更不绝。
——[宋]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录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上述观点的主要原因。(任选一个)
2016-09-0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宋元的棉织品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麻织品成为大众衣料,松江棉布被誉为“衣被天下”。到了明朝,棉织品生产更是已遍及全国各地,仅官府需要的棉布即在1500万匹至2000万匹。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棉花引入中国
B.政府大力支持
C.小农经济发展
D.棉纺技术改进
6 .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骨吏之铸,底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观念是
A.重视积聚财富B.追求功名仕途
C.土地贵于一切D.期盼生活自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
一、日食,二日货…….七曰宾,八曰师。”“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
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商业地位较高
C.政府提倡工商皆本
D.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8 . 傅筑夫在《中国经济史论从》中说:“二犁并耕 ,每犁各由一人执之 ,一牛挽之 ,另一人牵引二牛,故称二牛三人”。以上材料所指的生产工具是
A.耧车B.耦犁C.曲辕犁D.翻车
2016-08-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9 . 关于我国农业,早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就已提及“深耕易耨”;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战国时期
A.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B.封建统治者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2016-08-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启东市高二下期末历史(选修)试卷
10 . 班固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汉书·食货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实行工商皆本政策B.体现农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C.班固反对以商为本政策D.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