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手工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B.生产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C.手工业产品开始进入海外市场
D.自给自足是生产的基本模式
2016-08-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启东市高二下期末历史(选修)试卷
2 . 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布)商贾贩鬻,近自杭、翕、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嘉靖《江西省大志》记载:“(江西景德镇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B.景德镇制瓷业开始兴起
C.明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该农具是
A.耧车B.耦犁C.曲辕犁D.翻车
4 . 《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2016-08-17更新 | 337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史学研究应遵从“论从史出”和“孤证不立”的原则,下列选项符合上述原则的是
A.《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 % ,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2016-08-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6 . 中国古代商业受封建国家政策的影响,发展曲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材料三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己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徽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
2016-08-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7 .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得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些现象说明
A.制瓷中心出现B.海外贸易发达
C.海禁政策松动D.商品经济活跃
2016-08-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8 . 《李长卿集》 载:'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欧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
A.社会产品分配不均B.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C.东西贸易联系加强D.地域商人集团崛起
2016-08-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朝
D.宋朝
2016-08-05更新 | 645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商周遗址中出土了青铜农具,说明当时农业中普遍使用青铜工具
B.阿里仿效欧洲国家建立了行政机构,表明埃及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C.1841年—1903年清朝关税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从11%增至32%,说明清朝财政收入的结构发生变化
D.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说明苏联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得到了解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