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商书

明代刊印《一统路程图记》共辑录水陆路引(路程指引)144条,还涉及水马驿站、行程里距、山川险夷、沿途物产风情、名胜古迹等多方面内容。
明代刊印《三台万用正宗·商旅门》强调商人要讲求诚信,童叟无欺;商业经营要合乎规范,要有官府核准的票引,“必须合契”,“公道随乡”;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戒骄戒奢,勤俭朴素。
乾隆后期刊印《商贾便览》《算法摘要》篇讲授算盘定式、变算口诀等常规的算法知识外,还另有钱钞名数、丈尺、斤两、等与经商直接相关的算法知识,口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辨银要谱》篇除了有各成色银的鉴别口诀之外,还对可能掺假银的各种银色,予以详细介绍;对十足成色银的特征也有详细说明。
《工商切要》篇:“习商贾者,其仁、义、礼、智、信,皆当教之焉,则及成自然生财有道矣。……虽能生财,断无从道而来,君子不足尚也”。
乾隆后期手抄本《生意世事初阶》书前序中指出“出而欲国,与入而居家,无不以理财急务”,表达了手抄此书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将此抄本寄给远在他地的“儿曹”、“子侄”,鼓励他们学习“挟本居寄,无微不入”的经商本领。


明朝后期,由商人编撰的大批传授商业知识的出版物——商书开始出现,乾隆年间发行量剧增。依据表格概括明清商书的主要内容,概述商书反映的明清社会状况。
2020-06-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东京出现了“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宋代的扶贫帮困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扶贫救助;另外还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票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等;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如每逢冬春时节,政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无力抚养子女的贫民,政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政府也会免除其部分劳役。宋代的这些做法为历代王朝所借鉴。

——摘编自孙竞等《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扶贫帮困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扶贫帮困的原因。
2020-05-1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4月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3 . 社会经济活动同经营管理形式、经济体制的变化联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皇室贵族专用物品的手工业制造继续由少府(官职)主管。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少府属下设有各种主管官吏,如典作兵器铠甲的考工令、主管炼染的平准令、掌官婢缝制衣服及洗补的御府令、造作刀剑及其他器物的尚方令等。……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投入市场,一般直接供给皇室贵族消费。

——张松《中国古代对手工业的管理及立法》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明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简述造成材料二历史现象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将新拉纳克工厂工人的品行分为恶劣、怠惰、良好和优质四个等级,部门主管根据工人的表现进行考核,厂长再根据部门主管的表现对部门主管进行考核。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中和自尊心理的驱使下,表现恶劣的人逐渐减少,而表现良好的工人却不断地增多。欧文规定,无论谁认为考核不公,都可以直接向他申诉。这种无惩罚的人性化管理,在当时几乎是一个奇迹。……欧文认为,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品行,坏的环境则使人形成不好的品行。他对当时很多资本家过分注重机器而轻视人的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并通过改善设备和搞好清洁卫生等方法,为工人创造出一个尽可能舒适的工作场所。他把工人的工作时间从13~14小时缩短到10.5小时。在新拉纳克厂区,人们看到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工人宿舍,工人住宅周围,树木成荫,花草成行。为了使工人的闲暇时间有正当向上的娱乐和学习,消除酗酒斗殴等不良风气,欧文专门为工人建造了供他们娱乐的地方——晚间文娱中心(工人俱乐部)。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欧文在新拉纳克工厂的社会试验。【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时间历史资料
1978年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79年安徽凤阳县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千克
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迅速推进
1992年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997年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私营企业达96万家
1999年全国81.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建立公司制;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3)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
2020-05-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下期第一次综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城市是历史和文化的中心舞台。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五都货殖,既迁既引。商旅联橘(大车上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车前驾牲口的直木)接轸(车厢底部后面的横木)。

——张衡《西京赋》

汉长安城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专门设立的“九市”。南方产的象牙、翡翠、黄金等物品,北运到长安销售;产于中原的丝绸、漆器、铁器等也运到这里买卖;而西域各国的土产、良马、毛织物、乐器、各种奇禽异兽,经过丝绸之路输送到这里进行交易。


(1)依据材料概述,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汉代长安城商业发展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我魏膺箓受图,定鼎嵩洛,五山为镇,四海为家。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乐宪章之盛,陵百王而独高。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2)请说明上述材料所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历史贡献?

清代北京城市布局严整。一般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是四合院。它的格局是前堂后寝。前堂平日延接宾客,年节祀神祭祖;后寝为家长的寝室。两厢为子女的居室。封建大家庭,儿子早婚,多不分居,讲求五世同堂。家长主持家庭大政,资产管理、经理收支、儿女婚事、亲友往来等。家庭里有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家法。家长的话,就是这个家庭的法律。家庭内部纠纷,由家长裁夺。

——阎崇年《中国古都北京》


(3)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与孔子的哪项思想主张相符?并阐述孔子及儒家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020-05-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利于宋境的农田灌溉,也使水上交通得以便利。

——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
6 . 诞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剪纸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请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向旧都(开封)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心所欲而成。又中瓦(市场名)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

——(南宋)周密《志雅堂杂钞》

材料二   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她早已走出了农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潢、服装设计、邮票设计、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他的倩影。她也走向世界,名扬四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在民间剪纸的主要产地山西、陕西、山东、湖北等省,这些地区的剪纸市场日趋活跃,有些地区如陕西延安地区,剪纸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http://baike.baidu.com/view/25552.htm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剪纸技艺水平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剪纸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促使新趋势出现的原因.
2020-05-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1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为2010年8月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票。

它反映的是中国古人        的生活方式。结合所学,概括这种生活方式出现的经济条件。
(2)请将下列农具与其出现并运用于农业生产的朝代、及描述其功能的史料进行连线。

1829年,一位英国诗人描述曼彻斯特:很难想象,在如此拥挤的街道,所有用砖砌成的房子被周围弥漫的烟雾熏黑。它们之中的繁华建筑,有的大如修道院,却没有它们应有的古朴、美丽和圣洁。有的只是永不停息的机器所发出的喧嚣声。而当铃声响起,可怜的人们知道要忙着去工作,而不是去祷告。

1890年,清朝某小吏感慨:(火车)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


(3)根据材料,归纳两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2013年4月8日早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逝世。早在1970年担任教育及科学大臣时,撒切尔夫人取消了给7岁至11岁儿童免费供应牛奶的政策。她认为,牛奶付费并不会增加英国家庭的负担。这确实节省了大量开支用于改进教育,却也为她招来恶名,《太阳报》戏称她为牛奶掠夺者


(4)结合所学,试评价撒切尔夫人取消学生免费牛奶的行为。
2020-04-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研究历史上的货币发展,有助于理解时代特征。


     图1                                 图2                           图3                       图4

有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货币时找到了以上四张图片。图1、2、3中的文字分别为道光通宝开元通宝半两。图4中的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


(1)以上四张图片所示货币按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 、 、      。请指出图4中所示货币出现的朝代和历史条件。

1637年福建晋江景教堂刊刻的《西方问答》,是由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所撰写的。其中有一段中国人与艾儒略的对话,内容涉及当时世界白银的流动状况。中国人问:敝邦所用银钱,皆来自贵邦,不识何若是之多也?艾儒略答:西来诸商,与贵国(中国)交易,每岁金银不下百万,其所从来,有出于敝地之矿也,亦有海外亚墨利加(即美洲)所处而进者。盖其地之矿,广而且腴,计十分之土,金银且六七分也。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2)材料中所说的“大西近海一国”应该是指
A.意大利B.西班牙C.美国D.英国
(3)根据材料,在下面示意图中画出当时白银的流向,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外媒对10年欧元的评价》一文认为:作为国际货币,欧元还没有发展足以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程度。在交易支付、标价和货币储备方面,欧元无法与美元相提并论。而同时,又有民调结果显示,大多数欧洲人仍坚持认为,欧元有可能在2014年取代美元主导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货币。


(4)有人认为欧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与美元相提并论,也有人认为欧元即将取代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货币。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2020-04-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风乌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

考古发现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为满足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

——摘自罗佳《唐宋陶瓷风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

材料二 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者、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前人已经利用其中的资料来研究丝绸之路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尤其以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为集大成之作。但丝绸之路沿线仍然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很多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如隋代裴矩的《西域图记》,唐朝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如果我们把出土文缺整理一下、可以勾勒出一条详细而贯通的"丝绸之路"。

―—摘自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


(1)根据材料一关于凤首壶的论述,概括指出唐朝的时代风格。说明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作为一个古丝绸之路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和素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
2020-04-22更新 | 540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