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某学者所做的1776~1910年清代人口平均关税统计图(单位:两/年)。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注:常税一般指国货出口关税,洋税一般指洋货进口关税。
A.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B.晚清外贸逆差的扩大
C.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恶果D.列强资本输出的剧增
2 . 1895至1898年,有资本额一万元以上可查的80家国内企业中,商办资本占资本总额的70%,官办与官督商办资本仅占30%,而在1894年之前这二者比例正好相反。1895年到1913年,新投资一万元以上的国内工厂有463家,为1894年的数倍。上述现象反映了(     
A.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B.实业救国风潮得到激发
C.洋务派自强新政成效较显著D.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3 . 据统计,1873~1882年,广东机器局的全部经费为47万两白银,制造局委员、绅役的薪俸达8万余两白银,占全部经费的17%;1885年,上海机器制造局委员、司事的薪水及其他公费占实际支出的19%,1886~1888年,这一占比维持在15%左右。这说明(     
A.高额开支制约洋务企业发展B.洋务企业缺乏资金支持
C.洋务派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D.洋务运动遭到列强阻挠
4 . 如表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中英美三国关税平均税率比较表
年份
国别
1922年1934年
中国5%31.3%
英国33.3%43.3%
美国38.5%53.2%

A.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环境有所改善B.英国经济相较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
C.中国争取关税自主权的成果有限D.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关税率稳步提升
5 . 如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民族资本企业B.洋务企业C.外国资本企业D.官僚资本企业
2022-05-19更新 | 175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860年,曾国藩在回复清廷关于“借洋兵助剿”及“采米云津”的上谕时,提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据此可知,曾国藩的意图是
A.兴办洋务,鼓吹西学东渐B.变革制度,应对内忧外患
C.借师助剿,镇压农民战争D.仿制西器,维护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一战期间,面对列强烟草公司商业上的打击和诬陷。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将英美和日本的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
A.爱国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B.民族烟草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C.实业救国思潮促进工业发展D.欧美列强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
8 . 1872年,李鸿章决议创办轮船招商局,并提出“官督商办”的企业制度。他认为政府从事商业,必须掌握经营主导权,并成为最大受益者,引进民间资本以及买办人才,都是资源缺乏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这反映了
A.官督商办意味政府与商人实现了对等B.洋务运动中政府与商人的矛盾不可调和
C.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D.官督商办是洋务运动过程中的权宜之计
9 . 美国史学家瑞恩·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几十年。”这些杰出人物(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生产技术B.创建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D.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政界人士在思考建国御侮之策,纷纷提出实行“统制经济”,认为它是挽救经济危机,加快国防建设和进行备战,实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术界和工商界先是讨论了“统制经济”学说的内容,介绍了欧美各国推行“统制经济”的情形,并进而大力提倡,乃至于一时间“统制经济”的口号甚嚣尘上。

——摘编自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的研究》

材料二   国民政府从1935年开始,加快了金融改革与金融统制、重工业建设、特矿统制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具有备战性质的“统制经济”政策和措施,是在国家和政府的强有力的干预和主导下,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的调整,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的研究》

材料三   19393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宣布“依于战时人民生活之需要,分别轻重,斟酌缓急,实行统制经济”,正式明确使用“统制经济政策”这一概念。此后一直到1941年,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数十个有关经济统制的具体法令,其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包括工矿、农商、粮食、金融、外汇、物价、物资等国民经济各个重要部门进行了全面统制。

——摘编自张忠民、朱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20世纪30年代“统制经济”思想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统制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二,说明此经济政策的主要影响。
2022-03-1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