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初,自耕农数量为350万户,占所有农户的58%;到1067年,自耕农数量为980万户,占农户的69%。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税率较前代低B.租佃经济非常发达
C.庄园经济走向破产D.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精耕细作的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021-03-18更新 | 255次组卷 | 83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对该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年份人口(百万)粮食产量(千吨)耕地面积(百万公顷)粮食单产(公斤/公顷)
粮食全部作物
1400722052019.824.71038
16501233505532.040.01095
17502607410048.060.01544
182038110858559.073.71840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D.世界市场助推粮食增产
2021-03-13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不断演变,西周“千耦其耘”“十千维耦”;战国“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秦汉以后,则是“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其演变趋势是
A.生产工具由磨制石器逐渐转变为铁制农具
B.由集体生产逐渐向个体小家庭生产转变
C.妇女和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逐渐趋于平等
D.农业家庭式劳作与手工业作坊逐渐分离
2021-02-06更新 | 905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效。
(3)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原因。
7 . 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有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B.男耕女织C.土地私有D.自给自足
2021-01-20更新 | 632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补习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在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19581028日,山东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材料四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量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1)材料一中的唱词反映了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情况下,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实行什么样的农业政策?明清时期这种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不利的影响?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新乐园”的幸福生活在当时为什么不能长久?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三、四回答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以下是根据相关著作整理清代江南地区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物价变化,这表明清代这一时期
康熙雍正时期乾隆嘉庆时期
土地价格(锝亩)4到5两50两
稻米价格(每升)6到7文30到40文
布匹价格(每丈)30到40文100到200文

A.物价的变化受世界市场影响颇多B.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物价波动
C.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进一步完善D.江南人口大量的增长导致需求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