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清两代的书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书籍印刷机构,传统的四部典籍和新兴的通俗文学类书籍是坊刻的两大系列,但各地书坊均以通俗文学类书籍为主要刊行对象。这说明明清时期
A.经济发展推动印刷结构变化B.进步思想受到普遍关注
C.活字印刷技术得到广泛使用D.传统儒学遭受沉重打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读如表,这反映了
宋朝天禧年间岁入表
岁入种类岁入备注
商税550万贯史料原文中的商税是840万贯。估算方法:四川铁钱440万贯,折铜钱150万贯;加上川外400万贯铜钱,估算商税为550万贯。
酒税1017万贯
茶税330万贯
盐税340万贯
18万贯
92万贯
87万贯
合计2144万贯

A.宋朝百姓赋税沉重B.宋朝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C.农业生产破坏严重D.宋朝抑商政策已经废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记·平准书》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款项刀布之币兴焉”;今考古也发现,在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货币中,往往同时发现有几个国家的货币,如1963年山西阳高出土的一批布币,分别有赵国、魏国和韩国的铸币。这表明,战国时期
A.统一趋势明显B.统一市场形成C.商业往来频繁D.地域差别明显
2021-11-20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现代著名学者在他的一部论著中从六个方面论证了晚明(15731644)出现的大变局。该论著的目录大致如下,事实上晚明时期国家的许多方面的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录
第一章“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
第二章卷入全球化的贸易浪潮
第三章江南市场: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
第四章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五章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第六章新气象:文人结社与言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自拟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求标题具体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多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开创出一个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到印度的航运。

——摘编自《简明中国经济史》与金开诚《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两宋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社会观念变动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面是某学者统计的唐宋税收和货币情况比较表。据此可知,宋代
户数
(万户)
平均亩数
(亿亩)
岁入
岁入
布帛棉
税钱
(万贯)
间接税
(万贯)
估算总计
(万贯)
实物(万石)折算额(万贯)实物(万匹)折算额(万贯)
天宝年间8906.142500800270013502002170
熙宁十年(1077年)142454.62—6.661788.71252.1267133.6564.64248.46198.7

(注:间接税指消费税、关税等)
A.农民的赋税负担大幅度减轻B.商业税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
C.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强国目标D.赋税征收市场化的倾向明显
8 . 唐朝中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揍,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甚至出现“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的情况。为此,皇帝多次下令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市镇经济相当发达B.坊市制度受到冲击
C.市场管理日益规范D.商业活动遭受打击
2021-11-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2021-11-02更新 | 133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6届四川成都高三第三次诊断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史记·食货志》记载:“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管 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材料中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家庭纺织业是发展经济的补充B.农业手工业由官府垄断经营
C.主张放任开拓和反对国家干预D.商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富强
2021-11-01更新 | 468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