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2 .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磧(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隋唐时期海上贸易的发达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长安城来自各地的商人来往不断,商业繁荣
D.唐宋时期“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2020-07-19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2个省区。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各有什么特点?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明清时期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还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吟叫指有节奏的叫卖声,在北宋中期的开封异常盛行。《月泉吟社诗·戴东老》中有“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的诗句。这反映了
A.文化需求多元B.市民文化低俗
C.妇女地位提高D.商品经济发展
2020-05-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列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诗句中,不属于唐朝商业的是
A.“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B.“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D.“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2020-07-2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宋代文人刘迎这首诗的最大史学价值在于
A.印证了榷场互市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繁荣的作用
B.反映了榷场的出于通过边境贸易挟制对方的意图
C.证实了政治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
D.体现经济交往具有促进边境的和平与安定的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汉乐府诗云:“孤儿命当苦,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该诗表明汉代
A.商人活动范围较广B.经商成为社会共识
C.政府推行抑商政策D.南方成为商业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 服之盛”,即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 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话折射出北宋
A.社会普遍崇尚奢靡享乐B.门第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C.诗词创作水准超过前代D.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宋代经济现象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史实是,宋代
记载出处
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在湖南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太平(半)在外。《宋会要辑稿·食货》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的罗成还不著,卖钱买的素丝归。徐积《织女》诗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有陕民值凶荒,母妻之别地受佣,民居家耕种自给。元好问《夷坚志》

A.农民从事商业活动成为社会大趋势
B.商品经济已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
C.雇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
D.社会经济基本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代文人曾做过一首字号诗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泰和茂盛同乾德,廉吉公仁协鼎光。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这首诗的主要适配对象应为
A.文人雅士B.王公贵族C.富商市民D.小农百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