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2023-11-06更新 | 24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唐、宋时期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比较,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耕地面积(万亩)百分比岁入粮食(万石)百分比
唐天宝中48546100%2506100%
宋天禧五年51111105%3278146%

A.国土面积的开拓B.高产作物的引进
C.生产技术的突破D.江南地区的开发
2022-12-24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核心素养04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增分题型】致胜2023年高考历史提分专项训练(新教材地区专用)
3 .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059次组卷 | 7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4 . 下表是宋朝赋税收入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南宋时期(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万

4509.5万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万

1431.9万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南方经济地位上升
C.国家财政的改革D.民族之间交流频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书》中记载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下   ②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
③稻麦复种制的普及   ④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 经考古证实,含嘉仓是唐玄宗时期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含嘉仓的储粮主要来自于苏州、徐州、楚州(江苏省中部)润州(江苏镇江)等地。这表明当时
A.北方经济水平落后B.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C.南方农业经济发达D.国家重视修建储粮仓
7 . 《宋书》记载:“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由此可知,此情景得益于
A.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B.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
C.北方带来的先进技术D.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
8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哪一时期的突出现象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9 . 下表所示为《晋惠帝时代汉族之大流徙》一文中的统计资料(部分)。影响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徙出地徙入地流徙之家数流徙之人数
陕西、甘肃四川、河南十万家左右二十万人
山西河南十万家左右三十万人以上
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十数万家六七十万人
河北山东、河南一万家左右五六万人
云南越南北部甚众甚众
汉中四川、湖南数万家数十万人
A.政府政策的组织引导B.民族交融的不断加速
C.江南地区开发的需要D.战乱引发的社会动荡
10 . 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主要出于政治军事需要,个人享乐是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人来开凿的。该学者的主要依据是,隋朝
A.国家统一政局稳定B.商业贸易不断发展
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南方经济地位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