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055次组卷 | 7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代的长江下游地区.原产北方的粟类作物十分稀少。至宋、齐、梁时期"江如表千余里,野粟生焉","江南、(江)西间所种皆是"。对此变化解释最合理的是
A.粟因产量高而迅速普及B.人口迁移影响农作物分布
C.长期战乱致使土地荒芜D.江南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
3 . 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主要出于政治军事需要,个人享乐是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人来开凿的。该学者的主要依据是,隋朝
A.国家统一政局稳定B.商业贸易不断发展
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南方经济地位提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两幅地图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都使后来王朝短命而亡B.都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都方便了帝王游玩江南D.都促进了都城经济发展
2021-07-07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南朝江南地区"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经济作物广泛种植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7 .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政权对峙。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地理条件决定政治格局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中断
C.南方政治体制更具优势D.经済重心南移趋势已现
2020-08-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2020-04-23更新 | 34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秦朝的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广曲辕犁和筒车
B.曹魏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灌溉工具水排,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C.唐朝前期,“市”“坊”的界限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D.宋朝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