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2023-11-06更新 | 24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055次组卷 | 7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3 .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江南地区政局相对安定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明显
4 . 下图为《西晋末年汉族流民路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由中原城市向周围边疆地区迁徙B.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混居的局面
C.北民南迁主要集中在荆、扬、益等诸州D.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是民族迁徙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促进南方开发的有利因素是
A.大部分时期处于分裂状态,社会动荡
B.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C.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D.汉族与内迁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
6 . 南宋有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其所指的地区是
A.江淮地区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C.洛阳盆地D.关中平原
7 . 贞观年间南方人口一度超过北方,成为自汉代以来长达600多年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开疆拓土移民成边B.经济重心移至江南C.隋唐之际北方战乱D.安史之乱北民南迁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十居九”,“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之计,仰于东南。”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明清时期,太湖平原一带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转变,棉花和蚕桑经济作物在广大农村产业中占很大比例,粮食作物反而退居次要地位。太湖平原所需粮食当地往往不能自给,这时太湖平原已由原来的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明清前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由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的原因。
2020-02-1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9 . 秦汉时期丝织业中心集中于北方,而到了唐宋时期丝织业中心逐渐集中于南方。造成此种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B.王朝都城的东迁C.经济重心的南移D.大运河的开通
2020-02-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民族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中原农耕规模扩大
C.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广泛种植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2.关于下图的作者及生活年代,选项正确的是

《女史箴图》
A.三国   曹不兴
B.东晋   顾恺之
C.南朝   吴道子
D.南朝   顾恺之
2020-02-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崇文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练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