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059次组卷 | 7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促进南方开发的有利因素是
A.大部分时期处于分裂状态,社会动荡
B.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C.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D.汉族与内迁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
3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南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4 . 有的朝代出现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某个朝代的后期时指出:“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这个朝代可能是
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明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地区比较安定D.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6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地区
时间
北方南方
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7 . 江南经济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促进江南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有
①魏晋以来的北方人口南迁
②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③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④唐宋海上贸易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表为明万历六年(1578年)各地田赋税收情况表(表中的北直隶相当于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山东小部分;南直隶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据此可知
南直隶浙江江西北直隶
实征收麦数(石)94370715286488072178642
实征米数(石)506815423697642528270419986
田地数(亩)77394672466969824011512749256844
每亩平均米麦数(升)7.775.406.521.22
实征麦占总数百分比20.49%3.32%1.91%3.88%
实征米占总数百分比23%10.76%11.47%1.91%

A.各地经济结构差异显著
B.区域一体化初露端倪
C.南北粮食结构逐渐分化
D.江南地区重要性凸显
9 . 韩愈曾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材料表明
A.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
B.南方赋税收入增加
C.江南成为帝国核心经济区
D.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0 . 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2019-04-05更新 | 274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