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059次组卷 | 7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经济现象?请说明江南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 . 经济重心南移是古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巨大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1)材料认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最终完成于哪个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021-03-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普高班)试题
4 .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西汉西晋唐代宋代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A.政权并立B.城市经济活跃C.民族交融加强D.经济重心难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2020-04-23更新 | 345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两晋时期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2019-10-22更新 | 238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宋熙宁年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250余千米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2016-11-27更新 | 266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B.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C.南方物资供给全国各地
D.南方政治清明带动经济发展
10 . 人口变化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下降B.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