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下表是1664年—1753年《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单位:只)。据表可知当时
时间厦门舟山广州澳门
康熙3年一康熙61年22145015
雍正元年一雍正13年10380
乾隆元年一乾隆18年01780
总计231516615

A.一口通商逐渐形成B.政府不断放松对外贸易管理
C.广州对外贸易规范有序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出现
2020-05-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2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1570—1579年28.5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A.手工业生产技术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2020-05-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3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28.5万两
1580—1589年8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4 . 清廷对于出海贸易颁布了各种限制性法律和条例。对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广州十三行加以控制和垄断。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措施
A.导致沿海地区的贫富分化B.使中国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
C.防止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D.促进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5 . 1757年,乾隆帝降旨限定广州一口同外国通商,之后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举措
A.禁绝了一切中外贸易往来B.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避免了外国殖民者的侵扰D.保障了造船业领先地位
6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允许五百石以下船只进行贸易;康熙四十七年“禁商贩米出洋”;康熙五十六年规定出洋贸易“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五十九年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材料反映康熙年间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趋向松弛
C.官府垄断对外贸易D.逐渐走向对外开放
7 . 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俄国人可以在两国的三个邻接点经商,每隔三年方可派遣商队前往 北京,以上史实说明
A.俄国最早获得通商权
B.该条约为不平等条约
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中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2019-11-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牙行的出现
A.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
B.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
C.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9 . 明朝实行海禁,滨海人民“生路”被断。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这表明
A.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导致海盗猖獗
B.滨海地区农业生产破坏,人民失业
C.新航路开辟促进东南沿海贸易发展
D.俺答汗扩大互市,恢复边境的和平
10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自守”的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②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③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