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仁宗曾下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如主户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这一规定有助于
A.增强契约法律效力B.改变农村阶级结构
C.减弱人身依附关系D.缓和土地兼并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2018-10-11更新 | 51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届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月期末通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代,南方各地佃农对地主土地拥有永佃权,即佃户对土地具有长期佃作的权利,甚至部分佃户可以转让其永佃权。永佃权
A.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损害了地主所有权的利益
C.增强了佃农经济的独立性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不足,生齿日繁,游手日众。”材料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
B.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松
D.社会风气日益消靡没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