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诗人罗椅《田蛙歌》:“暇蟆对我说,使君休怨嗟。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换一年°休怨嗟,休怨嗟。明年此日君见我,不知又是谁田蛙。”诗中描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封建土地私有
C.自耕小农衰退D.租佃经济活跃
2020-07-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领队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郭沫若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只有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事实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0-06-15更新 | 185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
A.加速速土地私有化发展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D.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的直接作用
A.确立了地主土地私有制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
C.战国才开始了土地国有制度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内阁首付张居正改革之时,曾经重新清丈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多少收取赋税,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明代的土地兼并问题这主要是因为
A.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然B.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张居正改革最终失败D.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管子》记载齐国“均地分力”、与之(民)分货,即把田地分配给耕者,实行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从此,劳动者“夜寝早起”,“为而不倦”“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这种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小农经济的兴盛D.铁器牛耕的使用
8 . 有学者认为:“这个时代的门阀的力量,无论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优势。……他们凭藉籍祖先的余荫,不但垄断官吏选举之权,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导致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九品中正制的发展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土地兼并的加剧D.门阀世家的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刘邦相国萧何曾连续强买田亩数千颐;到武帝时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说明汉代
A.农耕经济得到发展B.统治者“无为而治”
C.君主权力严重衰退D.重农抑商没有落实
10 . 汉初国家掌握大量的公田,有的赐给勋臣贵族,有的借给贫民,更多的被投资于生产领域。这种措施
A.有利于国家资本的积累B.抑制了激烈的土地兼并
C.破坏了地主土地私有制D.促使田庄经济迅速兴起
2020-04-01更新 | 278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综合训练(四)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