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新航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1500年,当西方开始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使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感地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起的世界。到19世纪时,他们在政治上以其强大的帝国、在经济上以股份公司控制了全球。他们还享有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变成了全球的典范。西方文化等同于文明,非西方文化开始被认为天生地低劣。这种西方的霸权在19世纪时不仅被欧洲人而且被非欧洲人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它被认为几乎就是神授的,是事物自然规律中的一部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 . 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

材料   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1717年,铸造金币,确定1盎司黄金合3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形式正式确认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金本位制。19世纪中后期,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英镑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不仅在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广泛使用,而且被其他国家用作外汇储备和对外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里占据了霸主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导致金本位制崩溃。20世纪30年代,英镑颓势已不可挽回。二战爆发后,英镑贬值,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此后,英镑地位更加衰败,无力同美元相抗,只能追随美元浮动。

——摘编自薛艳《英镑的兴衰与现实选择》许国云《谈谈英镑的变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
2021-03-30更新 | 50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因此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玉米)的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2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其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却大部分运往欧洲销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了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因此流向了世界各地,如马铃薯、西红柿、番茄、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3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程度。仅15451560年,经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了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4   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课中,教材的编写者们使用了以下的几个标题:①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大规模进行。②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强。③早期殖民扩张开展。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背景。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的变化,并且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大量白银的涌入,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4)从材料4中,任选一个标题,并结合教材内容,用相关史实对此加以阐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历史图文信息是一定时期历史事件的充分反映,上述图文信息反映了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根据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该时期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12-06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对“哥伦布大交换”的评述,错误的是
A.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饮食B.扩大了物种交换传播的范围
C.推动了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D.重新打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中外历史上都曾流传着“牛皮圈地的传说”。以下为中外史籍中关于这一传说的记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说公元前820—前774年)他们(腓尼基人)请求一张牛皮所能够包围的那么大的一块土地以为住所。阿非利加入(非洲人)鄙笑腓尼基人的请求这样微不足道……他们允许了,并且宣誓,保证他们的诺言。于是腓尼基人把一张牛皮,缘着边,团团转,剪成一根很细长的长条,包围着现在迦太基的卫城所在的地方,因为这件事情的缘故,这个地方叫做柏萨(意为“一张牛皮”)。

——摘自阿庇安(约公元95—165年),古罗马历史学家,著《罗马史》

材料二(16世纪后期)有佛郎机(一般指葡萄牙,在这应指西班牙)者,自称干系蠟国,从大西来,亦与吕宋互市(与菲律宾贸易)。……因上黄金为吕宋王寿,乞地如牛皮大,盖屋。王信而许之。佛郎机乃取牛皮剪而相续之,以为四围,乞地称是。王难之,然重失信远夷,竟予地……久之,围吕宋,杀其王。

——摘自张燮(公元1574—1640年),福建漳州人,著《东西洋考》

材料三(16世纪后期)时佛郎机强,与吕宋互市,久之见其国弱可取,乃奉厚贿遗王,乞地如牛皮大,建屋以居。王不虞其诈而许之。其人乃裂牛皮,联属至数千丈,围吕宋地,乞如约。王大骇,然业已许诺,无可奈何,遂听之。

——摘自《明史·卷三二三·外国四》(成书于1645—1739年)

材料四天启元年(1621年),颜思齐为东洋日本甲螺(头目),引倭彝(倭寇)屯聚于台,郑芝龙附之。未几,红彝荷兰人由西洋而来,愿借倭彝之地暂为栖止。诱约一牛皮地即可。倭彝许之。红彝将牛皮剪如绳缕,周围圈匝已有十数丈地。……崇祯八年,荷兰始筑台湾赤嵌二城。

——摘自《台湾府志·卷之一·沿革》(1685-1764年成书),续四库全书·史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皮圈地的传说”传播的背景和过程。

(2)材料二、三记述了同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2018-03-16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鹤声(1901-1989)认为:“自新航路发现以来,世界交通,为之大变,人类生活与国际关系,较之中古时代,显有不同之处,是即中古史与近世史之所由分界也。近世史之演变,有‘继往开来’之趋势,其一切表现,皆在根据往古事迹而发扬光大之。且推陈出新,由此而孕育未来之局势。每一民族思想为其演变之原动力。故近世史之范畴,实包括近三四百年之历史,无论中西,大都皆然。”

——转引自张海鹏《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世史分期的观点。(说明:可以对观点进行肯定或否定,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2017-05-02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8 .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根据材料简要评述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要求:围绕材料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观点任选一种即可。)
2019-08-07更新 | 17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认为:

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迅速增长的人口中生活水平有节制但稳定的提高;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在2002年,历史再度发生了位移。如果我们用总量指标作判断,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而是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那里至少曾保持部分的政治独立,同时使西方的技术适应它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和天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即使我们根据人均指标作判断,日本也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看来正在紧随其后。

——摘编自【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评析材料中关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变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赞同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部历史著作的目录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1988年)


书评是介绍并评论书籍的文章。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标题,为该书写一篇简短的书评。(要求:可以是对全书作总体式评述,也可以针对某个角度进行点评。史论结合、分析合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