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新航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主要航行于太平洋范围内的货运帆船。观察下面“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主要运销商品来自①处B.运载产品到②处换白银
C.帆船因③国城市而得名D.④处大量人口流入中国
2023-04-14更新 | 54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托勒密世界地图》范围包括西起西班牙、东至中国的欧亚非大陆和海洋。其中地中海世界被刻画的比较准确,而世界的其余部分则充满着想象的成分。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古代欧洲对世界的科学认知B.因充满错误而不能作为史料
C.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D.受新航路开辟的启发而制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某贸易航线图。据此判断甲乙航线船只运送的主要物品(     

A.甲:手工制品 乙:贵金属B.甲:丝绸、瓷器 乙:白银
C.甲:贵金属 乙:手工制品D.甲:白银 乙:丝绸、瓷器
4 . 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2022-12-10更新 | 2141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以“陆地之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其中,对“贸易之海”的理解相对准确的是(     

A.在古代地中海的贸易地位不是很重要B.近代以来地中海的贸易地位有所上升
C.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发展地D.近代以来地中海失去贸易中心的地位
6 .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西班牙人先用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和其他中国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将其中一部分货物换取当地的黄金、白银,其余货物再连同黄金、白银一起运往欧洲。据此可知,当时(     
A.该贸易促进了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新航路开辟助推了全球性商业贸易D.三角贸易的路线与内容发生了变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发生革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多,人类历史逐渐由封闭的各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运用唯物史观,概括材料所体现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历史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全面,史论结合,运用中外历史。)
2022-05-3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历史名校练习卷(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航路开辟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和商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对荣誉的追求也是导致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原因。这表明
A.文艺复兴孕育了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人文主义在全球扩展
C.追求人性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
D.新航路开辟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
2022-05-10更新 | 1884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著作《大分流》中提出,1750年前,东西方处在基本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两地间的“大分流”大约发生于18世纪中期以后。在此之前,大卫·兰德斯认为东西分流时间是公元1000年;安格斯·麦迪逊认为是14世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等人则认为1700年中国GDP是英国的70%左右,双方的差距在1720年前后逐渐拉大。

——根据彭慕兰《大分流》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你认可的东西方“大分流”的时间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任选材料中的一个时间点或者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 .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而它一且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材料表明
A.哥伦布、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史实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扫清海路”
C.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D.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2-04-25更新 | 715次组卷 | 51卷引用:必刷卷01-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地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