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新航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部分放开“海禁”,对与澳门葡萄牙人、与菲律宾西班牙人的贸易实行开放。1573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真正开始了。一条跨越大西洋、连接美洲和欧洲的贸易航线建立起来。大帆船贸易运送的商品主要有:生丝和丝制品、瓷器和农产品等。同时,墨西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1567年,明政府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是合法货币实现了货币白银化,1581年“一条鞭法”规定折银纳税。两者从制度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除了白银,马尼拉大帆船还将多种美洲重要物种如番薯、玉米、马铃薯等传入中国。也正是通过大帆船贸易这一载体,西班牙传教士将天主教文化带到了中国,也使西班牙及美洲大陆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大帆船贸易将中国带入了世界全球化的历程,中国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也由此悄然发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但后来中国的闭关自守政策使这种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却利用世界市场得到了大发展。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2023-02-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14世纪意大利商人开始向中国进发,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热那亚商人在泉州建立了“商站”。意大利商人通过与中国的直接和间接贸易,掌握了在欧洲出售东方商品的垄断权。意大利商人从英、法等地运回羊毛,在本土组织呢绒生产,将呢绒运到地中海东岸地区销售以换取东方的商品。呢绒制造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迅速崛起。出于海上贸易和争夺制海权的需要,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舰队,造船业也随之兴起。在商业的实践中,意大利商人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谋略和经商方法。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实行“委托制”“股份制”,同时“海上保险业”“票据”支付方式等也逐渐开展起来。……地中海区域的商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并对欧洲历史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西方史学把上述现象称之为“地中海商业革命”。

材料二

时间史实

1609
荷兰东印度公司律师格劳秀斯在《海洋自由论》中,强调荷兰人有权利航行到东印度进行贸易,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此后,荷兰打着海洋自由的旗号,几乎垄断了北海的渔业,将捕捞范围扩展至英国海岸
1612西班牙政府将《海洋自由论》列为禁书

1613
英国威尔伍德受命于国王,发表《海洋法概览》,反驳格劳秀斯,承认各国均享有海洋自由,但
沿岸国对靠近本国海岸水域享有主权
1625弗莱塔受西班牙政府委托,出版了《论西班牙政府对亚洲的正义统治权》,回应格劳秀斯的攻击,主张国家像对陆地一样取得海洋的所有权
1635英国塞尔登出版了《闭海论》,强调英国君主有权领有围绕英国四周的海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中海商业革命”是如何推动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各国关于海洋权利争论的主要观点并进行评析。
2022-02-22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题
3 . 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

材料   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1717年,铸造金币,确定1盎司黄金合3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形式正式确认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金本位制。19世纪中后期,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英镑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不仅在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广泛使用,而且被其他国家用作外汇储备和对外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里占据了霸主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导致金本位制崩溃。20世纪30年代,英镑颓势已不可挽回。二战爆发后,英镑贬值,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此后,英镑地位更加衰败,无力同美元相抗,只能追随美元浮动。

——摘编自薛艳《英镑的兴衰与现实选择》许国云《谈谈英镑的变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
2021-03-30更新 | 50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1500年,当西方开始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使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感地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起的世界。到19世纪时,他们在政治上以其强大的帝国、在经济上以股份公司控制了全球。他们还享有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变成了全球的典范。西方文化等同于文明,非西方文化开始被认为天生地低劣。这种西方的霸权在19世纪时不仅被欧洲人而且被非欧洲人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它被认为几乎就是神授的,是事物自然规律中的一部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说:历史本不可分,“因为总史不易研究,才分为若干时代”。年鉴学派创始人布洛赫也说:“从古到今的历史本来不能割断,只是因为一个人的生命过于短暂而历史的范围过广,所以才需要断代研究,但不论是哪一段历史的研究都不能画地为牢,闭关自守,而必须看到别的时代,上下古今互通声气,因为唯一真实的历史是通史。”“时期”的划分往往还会把研究者的视野拘囿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定区划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形成限制。

——据行龙、李全平《反思与前瞻: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再出发》


根据上述材料,以人们在研究中外历史时做出的任意一种历史分期为例,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评析。(要求:论题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3-17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双屿港与全球贸易

材料一明初,政府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宁波等地的市舶司,只允许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来华贸易,严禁民间与外国贸易。然而,沿海商人为了生计,仍冒险与外商进行走私活动。1517年,葡萄牙遣使来华要求通商,因不在朝贡国名单中被驱逐出境。葡萄牙人只能在海上与中国走私商人交易。

之后,中国商人引葡萄牙人来到宁波港外的舟山群岛,葡萄牙人未经明政府的允许,就将六横岛和佛渡岛开辟为双屿港,并在此建房、修港口、成立自治的市政机构。来自美洲、欧洲、日本的白银、珍珠、皮货等源源不断运到这里,向中国走私商人换取丝绸、瓷器和茶叶等,逐步形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国际自由贸易港。

1548年,明朝政府派兵攻入双屿港,用木石“筑塞双屿港而还,番舶后至者不得入”,这个国际自由贸易市场自此消失。其后,葡萄牙继续寻找新的中西贸易中转站,1553年获得澳门租住权,最终葡萄牙和西班牙构建了澳门—果阿—里斯本航线及澳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钩织出一个全球贸易网络。


——摘编自王颖《双屿港命运与东西方历史的分野》等

材料二16世纪重要商路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评析双屿港的兴废。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澳门—果阿—里斯本航线及澳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对欧洲商业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肯定哥伦布对旧大陆社会发展所起的进步历史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作为殖民主义的先驱哥伦布的远航与“发现”,对新大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起过很大的破坏作用。

——摘编孙家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2021-02-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二   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8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

——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地位的角度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英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吴于廑教授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包括纵向发展(社会形态的更迭)和横向发展(地区间相互联系)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纵向发 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律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 和深化纵向发展。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均可)。(要求:持论有据, 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欧洲加快了向近代迈进的步伐,同时也开始了欧洲文明的对外扩张。关于欧洲文明的扩张: .

一、欧洲文明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前选的阶段注定了它要向外扩张。

二、欧洲文明的扩张可以分两步:一是在欧洲内部,对欧洲大陆的扩张;二是通过航海,对欧洲以外地区的扩张。

三、欧洲文明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对后来甚至现在影响最大的是向北关的扩张。

四、美国继承了欧洲文明,又反馈给了欧洲。

——据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 -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