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1 . 英国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长期实施保护主义。据统计,17961845年间,英国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35%,其中18201835年间曾出现增高,最高的年份达65%。正是经济保护而不是自由贸易,培育了英国工业,使美(英)国日趋强大。随着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护关税政策,实行代表本阶级利益的自由贸易政策。1846年以废除《谷物法》为标志,英国方才积极倡导并正式走上自由贸易之路。

——摘编自江涌《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

材料二   关于协定关税,虽然南京条约已开其端,但用的还只是“秉公议定则例”这样一个比较含糊的说法。1843年,中英在香港签订了第一个协定税则《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这个税则上载列的进口货税目共48种,出口货税目共61种。从总体上看,进出口税率多在5%左右。英国对华输出的主要工业品棉织品的进口税率定为“每百两抽银伍两,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低的进口税率,比中国自主的粤海关实征税降低了约5879%。为英国棉织品占领中国市场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萧治致《鸦片战争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能够迅速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走上自由贸易之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降低关税的不同影响。
2022-09-03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2 .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出现了农业的彻底革命。英国乡村里的许多人变成雇佣劳动者,哪里有工作或工资较高,他们便往哪里去,他们随时可以找到工作。材料反映了
A.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决定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B.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C.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农村出现廉价劳动力
D.同时期英国以外的地方不具备工业革命条件
3 .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移来,应该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业革命后英国生产方式发生的“变革”?
(3)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4)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2019-05-14更新 | 296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涪陵十七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会考模拟题6历史试题

4 . 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60—80年代,人类社会出现的最新改良动力机器是什么?改良者是谁?
(2)结合材料和自己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机器发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9-04-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历史试题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城市发展折射出经济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的商业》


(1)依据材料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地中海贸易衰落……17世纪荷兰控制着波罗的海地区、大西洋地区乃至地中海与北欧地区的贸易,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继意大利诸城邦后……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经济中心。

——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经济中心的原因。


借助充沛的能源——煤炭,英国新兴的大机器工业在英格兰西北部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有活力的新工业城市,在该地区纷纷涌现,如雨后春笋……其中曼彻斯特是当时的棉纺织业中心,这里数百家工厂都有六七层高的厂房,硕大无比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3)有史学家认为英国近代工业城市的兴起与其能源分布密切相关。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说明这一观点。

(4)请运用材料中的信息概述深圳的发展。从深圳的发展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19-04-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材料二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
7 . 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2016-11-27更新 | 19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检测
8 . 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表明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和机器的发明
C.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9 .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一转型的成功离不开对传统的改造和科技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现代社会,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这场“工业革命”并不非如一般人想象得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之凑合。包括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科技革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农业革命”。
材料二、发展资本主义的阻力来自三个方面:农民本身,农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领导人,以及组织健全的整个传统社会。在前工业时期,农业既是社会的心脏,又是社会的躯体。所有这三者注定要成为资本主义的牺牲品。                                      
——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1844-1853年间,俄国每年出口粮食约1150万公石,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下半叶出口以达4700万到8900万公石。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出口的粮食几乎可忽略不计,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下半叶却向国外出售一亿多公石。                           
——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英国史实, “商业革命、政治革命” 分别各指什么,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2)欧洲的“农业革命”是以农民的牺牲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欧洲“农民本身,农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领导人,以及组织健全的整个传统社会”是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的牺牲品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与美国为什么在19世纪70年代下半叶会出现粮食出口激增现象?
2016-11-18更新 | 10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综历史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材料一 英国是特别热衷于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地方。牛顿曾担任早期院长的著名皇家科学院,建立于1660年,是智力活跃的直接源头。确实,这种对小器械、机器和各种设计的普遍兴趣,很快就变成了全国性的轻度疯狂。
——[美]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
材料二 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初,英国已经建成为一个殖民帝国,把整个美洲和欧洲市场都置于其控制之下。它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商船队,夺取了制海权。禝取利润的动机,激励他们去寻找更迅速地提高生产的办法。
——[美】R.R.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1973年,诺斯出版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系统地提出一个影响极大的理论:西方之所以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而迅速兴起,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请指出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认为工业革命兴起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拫据所学知识,列举能够支撑材料•一、二中观点的史实各二个。
2016-11-18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