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是英、德、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步入经济发展最快时期B.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C.英国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D.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 . 1870—1905年,德国大学(综合大学和工程技术类大学)概况表

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A.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B.科研已成为德国大学教育的工作重心
C.大学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作用凸显
D.德国率先开始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图表是1750年、1860年和1900年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来自【美】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对上述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A.政治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手工业衰退
C.欧美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D.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英国海军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石油燃料绝对会彻底改变海洋战略。这是“唤醒英国”的机会!他坚信,海战的未来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将从煤炭向石油转移。

同年,在海军部的帮助下,英国商人诺克斯·达西从波斯国王那里获得了为期60年的在波斯帝国全境勘探、获得、开采、开发、运输和销售天然气、石油、沥青和石蜡等产品的特属专有权利。它在全球层面的意义,可以与哥伦布在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相媲美。

——摘编自《丝绸之路——部全新的世界史》


解读材料,从“能源与国家的发展”或“能源与国际关系的变化”等角度,提炼一个与“能源”有关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解读,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结束后,从生产关系看,美国已经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身份地位看,美国从“两极”变成了“一超”;从时代特征看,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让位于和平发展的时代。面对如此巨大的内外环境变化,美国本应顺势进行新一轮体制性变革,但克林顿醉心于新经济带来的繁荣和赢得冷战的胜利感,没有改革的动力;小布什遭遇“9·11事件”,丧失了改革的时机,并因为错误的战略选择陷入“两场战争一场危机”;美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把改革的希望寄托于高呼“变革”的奥巴马,但他有心无力,八年下来,“奥巴马新政”终究雷声大雨点小,绝难算得上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

——据袁鹏《美国需要一场深刻的政治变革》


解读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运用除材料以外的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7 . 对下面曲线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③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B.④代表法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展更迅速
C.①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
D.②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8 .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3.35.0——3.8
1874—18901.75.22.13.5
1891—19001.63.52.64.8

A.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9 . 社会变迁需要多角度地考查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地点描述
匡社江苏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江苏吴江黄宗羲等人誓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江苏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墟集会福建宁化远近商贩,至皆依之
西湖八社浙江杭州当地文人定期聚套,饮酒赋诗
讲学会江苏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末实学

(据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整理)

(1)自定一个标准对材料一的民间社团进行分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时期这些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的政治参与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789年7月14日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
1789年10月5日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的前列,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
1791年9月从事戏剧创作的妇女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它被视为妇女解放的启蒙文献。
1793年5月一些妇女创建了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妇女俱乐部——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
1793年10月雅各宾派下令封闭、解散各种妇女团体,把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当作叛逆罪来处理。

有人认为,女权运动是大革命的一部分,随着大革命对平等权利探求的步步深入,女权运动由对权利的呼唤和对被排斥的不满,上升为人权意识的觉醒和对平等的政治权利的公开追求,妇女解放第一次以运动的方式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还有人认为,用现代女权运动的标准(妇女为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运动)去解读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活动,势必导致对历史的误读,在大革命的特殊环境下,一小部分中上层妇女有了政治参与和权利自觉意识,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妇女而言,她们并没有男女平等的信念,这远远称不上是一场“妇女的革命”。

据舒丽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妇女》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政治参与的特点

概括材料二对大革命时期妇女政治参与的两种评价有何不同。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中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时代的美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2017-12-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①始终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        ②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这一历程推动了世界连成统一整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