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1903年,美国学者泰罗出版《工场管理》一书,开始尝试把传统企业管理经验升华为管理科学。1911年,泰罗更为系统完善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问世,稍后美国企业家福特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的理念,现代管理学的科学体系开始确立,职业经理人大量出现。关于现代管理学的诞生,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管理学的诞生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
B.现代管理学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C.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推动“人民资本主义”的出现
D.现代管理学的发展有利于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 . 19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工业产品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降更为严重。据记载:欧洲的钢轨价格在1872—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8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0%多一点。直到1896年,世界工业产品价格才出现回升的趋势,但与19世纪70年代相比还要低得多。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经济危机逐步趋向频繁B.世界经济出现大萧条
C.产品增长超过市场需求D.垄断组织形成与发展
2020-04-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世界修筑铁路情况表

时间 修筑国家或区域 铁路线
1825年 英国 第一条铁路全长约27km,由斯托克顿到林顿
19世纪 美国 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年 美国 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年 加拿大 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年 欧洲 建成加来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年 俄国 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年 南美洲 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184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5490英里
188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22.2万英里
190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6万英里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修建一条9公里铁路,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个区段,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后开平矿务局把唐胥铁路从胥各庄展至阎庄、天津,并拟再展至通州,以京中官员反对未果。1890年转从唐山一端向山海关外延展,由于中日战争停工。188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准修建铁路,修成基隆至新竹段,限于经费,停止展筑。1895年台湾割让与日本,这条99公里的铁路也落入日本手中。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形成闻名一时的“利权争夺战”。这十余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呈现高潮的年份,共修筑8900余公里,列强直接投资和通过贷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清政府在此形势下着手修建了京张铁路。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世界铁路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铁路大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2020-06-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5月综合训练(一)文综历史试题
4 . 如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年份18701900
企业总数808669
工人总数(人)78000272000
产量(吨)320000029500000
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2019-08-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叶工业生产在全世界发展的上升情况(1913年=100)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

1910

1913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世界

19

26

43

60

80

1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和美德两国相比,晚清的工业化发展迟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以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1980年以后,在各主要国家中,我国工业的增长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如以1980年为100的工业指数相比较,1981年,我国为104,美国为102,日本为101,联邦德国为98,英国为96,法国为98,苏联为104,印度为109,到1986年,我国的工是增长指数已达181,美国为115,日本122,联邦德国106.6,英国110,法国(1985)为98,苏联为126,印度(1985年)为136.7。

——编自李建立《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推进工业化的战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同国家工业生产在全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层面简析晚清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与美德等国相比不同的主要原因。
2020-01-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
A.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B.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
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
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
7 . 下图呈现了人类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其中,“2.0自动化”出现

A.推动了工厂制度基本形成
B.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C.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D.践行了凯恩主义的思想观念
8 . 科技的发展助推社会进步,但也引发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122.715.219.619.8
1870年228.776.750.698.7
1890年353.3208.497.9402.1
1900年420.1327.0129.4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

19世纪美国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年加拿大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年欧洲建成加莱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年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年南美洲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0-1910年欧美出现筑路高峰的原因,对此中国社会有哪些积极反应?
9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比较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材料表明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重化工业产生B.工人队伍壮大
C.生产力的发展D.对利润的追求
10 . 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占欧洲总额百分比情况统计表》,由此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1913年1928年1938年
英国26.1%23.6%22.2%
德国24.7%19.3%21.1%
法国13.6%13.7%8.6%

A.法德两国经济水平逐渐赶超了英国B.法国和德国的海外市场均小于英国
C.英国对外出口总额总体呈下降趋势D.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2018-10-18更新 | 4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