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大国的竞争】

材料一

荷兰过多地依赖对外贸易,其经济基础相当脆弱。18世纪时,西欧各国采取高关税和对本国企业进行高额补贴的办法与已占据垄断地位的荷兰展开竞争。荷兰向每个国家贷款时,还意味着它必须和每个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但现实是,荷兰不断地卷入战争中,不仅支出大量军费,也损失了大笔的利息。1650年和1651年英国为削弱荷兰商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中心地位,曾两次颁布《航海条例》,发生三次英荷战争。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新兴产业。英国经济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为支柱产业,但到1870年以后这些产业的设备都已陈旧落后,没有及时更新换代。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资金不断地从国内转向国外,制约了国内的生产投资和技术革新。同时,英国存在着轻视工商业,追求宁静、安逸,贪图享受,反对变革的贵族文化传统。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和英国霸权地位动摇的相似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在竞争中走向相对衰落带给我们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过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款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化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规模、形成方式、主导国家、商品类型和市场作用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构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