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2-11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时间国家发明者发明成果
能源1866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70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
1882美国爱迪生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1884英国帕森斯多级式汽轮机
交通1885德国本茨和戴姆勒汽车
1894美国福特制造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石化1859美国德雷克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1867瑞典诺贝尔发明炸药
电信1837美国摩尔斯有线电报
1876美国贝尔电话机
1894-1896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材料二:列宁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并多次讲述了发展重工业的意义。他说:“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1928年11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指出:“高速度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是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上改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和关键,”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由苏联的内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摘编自秦正为《国家利益:斯大林社会主人工业化思想的内核》

材料三: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通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摘编自沈宗武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要求“迅速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2023-06-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中的“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哪两个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它还可以告诉我们采取某些行动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历史中没有明确的蓝图可以帮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未来。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各种因素、人物或年代共同发力的特殊产物。然而,通过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教训,来指导我们如何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得到一些警告,来了解究竟哪些事可能发生,哪些事不可能发生。我们必须谨记,应当尽可能地放宽回顾历史的眼界,如果只是一味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做出决定的历史经验,我们将会遇到麻烦。

——摘编自【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历史事件的产生与教训”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用定量的方式描述1620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的情况,提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家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15401960年间,世界科学中心在五个主要欧美国家转移。


——图文摘编自微博作者《世界科技中心模型》


近现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如图所示。请选择图中五点中任意一点的世界科学中心,判断其所属国家,说明理由(代表性科技成就),并分析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
2021-11-21更新 | 35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期,英国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的飞跃发展需要强大的运输方式做后盾,充当了工业革命大动脉的运河应运而生。到1835年,英国在地理上建立起了全国性的运河网络。由于运河的开凿,内陆煤矿资源得到开发,从第一条运河的开凿到1830年,英国的煤产量翻了六番,运河的通航使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的煤价降低了一半。大量工厂沿着运河兴建起来,如切斯特菲尔德运河的通航刺激了数十家制铁厂的建立。运河通常开凿于人口稀疏的地区,但大城镇往往是其终点,一批新城镇因运河运输而崛起。

—摘编自张艳伟《试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运 河业》

材料二   德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以铁路建设为先导开启工业并实现了工业化。德国的铁路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高潮阶段。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政府一方面为参与铁路建设的企业颁发兴建许可证,鼓励私人投资,并制定相关法律,为私人或公司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贷款以及直接投资等形式,大力推行铁路国有化建设。1871年德国统一后,市场扩大,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将新发明运用到铁路建设上,并对原来旧有的铁路线进行电气化改造。19世纪 80年代,德国拥有的铁路线长度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刘娜《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政府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发展运河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德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欧交通业发展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洛克菲勒和安德鲁斯一道,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并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集团。到1878年, 标准石油公司的石油年产量达到3300万桶,业绩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1882年,标准 石油公司宣布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同年底,标准石油公司 以信托形式,并购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公司。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以及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小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之子)成了一个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的人。

——摘编自林蔚仁《艾克森美孚:石油六世帝国》

材料二 在(20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中,全国有50。多家工厂企业为大庆生产了机电产品和设 备,200多个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在技术上支援了会战,而全国石油系统则集中了包括部 长余秋里在内的4万多人和大批设备、物资到大庆。这4万多人在荒原上,先大规模勘探, 继之进行开发生产试验,然后进行大规模油田建设,在三年多时间里,便建成了一个年产 600万吨原油能力的大庆油田。石油会战典型地体现了“大科学”体制的特点和成效。

——摘编自段治文《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和“名声扫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美石油工业崛起方式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石油 会战”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3茶在英国

时间概况
1657年伦敦商人汤吗斯·加韦在咖啡馆焦茶,被认为茶在英国饮用的开始。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其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皇后高雅的品饮表率,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
17世纪末茶的零售价格每磅接近1英镑,这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六周的收入。东印度公司进口每磅茶叶的费用为2先令4便士,但伦敦市场上的售价却高达14先令8便士。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做咖啡的生意时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占去先机,英国东印度公司放弃咖啡的贸易,可可在英国受到欢迎。
18世纪初可可主要供应国牙买加发生自然灾害,使得所有的可可农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英国降低关税,进口茶叶,降低价格卖给消费者。
1727年大慈善家乔纳斯·汉维发表《有害健康、阻碍工业发展、并使民族贫困化的茶》一文。
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量猛增,价格明显下降,饮茶逐渐在社会各阶层中得到普及。
18世纪后半期约翰·莱特森的做了关于茶的实验系列。如:将相同的牛肉分别置于茶水与清水中,结果清水中的牛肉最先腐坏。
18世纪
80年代
东印度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
1815—
1833年
英国皇家艺术学会设立一个奖项,悬赏给“能在英属地区发展具有中国规模的茶叶种植者与加工者”。
1822年英国人在印度北部山区偶然发现了漫山遍野的野茶树。
1826年杰克逊制成第一台揉茶机。
1872年英国开始在印度设立现代化的茶叶生产基地。
1888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1889年中国茶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下降到10%以下。

——摘编自周重林《茶叶战争》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19世纪世纪博览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死·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从哪个行业先开始?使工业革命进入崭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并指出人类由此进入什么时代?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怎样的重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工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组织形式各发生怎样的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历史学家派非常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价值观)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价值观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制度,保罗·戴维称之为“历史载体”。经济史学家戴维将“契约和组织”归为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