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

时期发展进程
工场手工业时代
(15世纪末—18世纪后期)
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工业革命时代
(18世纪后期一20世纪初)
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二战后初期金融、投资和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得到加强,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组织。
请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个时期的发展进程,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认识。(要求:明确写出进程,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
2 . 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年代历史时代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
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典时期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资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
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
5世纪至15世纪中世纪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
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现代前期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
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现代时期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
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请回答:
(1)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经济原因。
(2)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
(3)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2022-06-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的多元解释】

材料一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摘编自李贽《藏书》

材料二   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与中国》(1937年10月)

材料三   整个19世纪,儒学在西方的形象每况愈下,直至堕入黑暗深渊。20世纪前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德国这样对人的困境感到绝望,德国再次形成了一个尊孔的学术团体。这些德国思想家认为“孔子最让人景仰的是道德人格的完全独立,不受外部金钱或权威的影响”“欧洲应该像孔子所追求那样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方厚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

以上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请,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的视角出发,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27更新 | 227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1910年,英国对美国的赤字是5000万英镑,对欧洲的赤字是4500多万英镑;英国对中国的贸易盈余达到1300万英镑,对印度的贸易盈余高达6000万英镑。由此可知
A.资本全球扩张日益加剧B.英国缺乏运用新技术的动力
C.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21-12-29更新 | 675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创新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科研与试验来追寻自己的技术创新。”上述现象主要由于
A.启蒙思想影响B.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C.民主政治确立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6 . 实业家相信现代经济面临的最大非议,是它扼杀竞争,而企业整合就是对付这些非议的一种办法,大多数商人都宣称信仰自由企业和市场竞争,但事实上又惧怕过多的竞争厂家存在,认为过多的竞争会导致动荡,伤害全局。导致“扼杀竞争”的“现代经济”出现于
A.重商主义时代B.自由主义时代
C.垄断资本主义时代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7 . 美国捕鲸业曾一度繁荣,鲸油、鲸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照明、润滑、服装等行业;19世纪60年代以后却急转直下,许多从业者破产或被迫转投其他产业。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技术革新改变市场儒求B.政府转为扶持重工业
C.保护生态成为社会共识D.生产及资本走向集中
9 . 如图为1914年美国境内外国长期投资的产业布局示意图(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当时
A.外国资本控制了美国铁路行业B.美国因市场成熟而成为世界投资中心
C.外国投资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D.美国金融发展落后难以吸引外国投资
2021-03-06更新 | 52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国家占领的非洲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千米,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在非洲占领的土地达到2569万平方千米。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工业化发展需拓展海外市场B.非洲内部战争削弱了其自身实力
C.欧洲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力渴求D.欧洲国家急需释放人口猛增压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