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
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
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
2020-01-17更新 | 1692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2 . 下表是1860年和1900年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要有史实依据。)
3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国际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世界各国已经连为一体
2022-01-24更新 | 686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工业化时代,能源消耗量能够反映一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下表为1890—1938年英、法、德、美四国能源消耗量(单位:百万吨煤)统计表。其中,丙代表的国家是

时间


国家
1890年1910年1920年1938年
147483694697
145185212196
71158159228
36556584
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
2022-03-14更新 | 65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沙逊集团与列强殖民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书作者查阅了沙逊洋行档案,参阅了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是对沙逊集团历史的调查研究专著。

1832年,沙逊家族迁往印度孟买定居,后加入英国籍,并在英属孟买设立沙迅洋行。1834年,英国政府正式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英国对华贸易快速增长。鸦片战争后,沙逊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沙逊集团1872年创办新沙逊洋行,其发展概况共分四个阶段:1872-1880年,特点是重点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向远东发展,主要业务是从英属印度输出鸦片(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棉纺织品和棉纱等。1880-1920年,重点除扩展亚洲地区原有业务外,在孟买开展了工业投资,在上海借助英在租界的特权进行房地产投资和抵押贷款业务;1920年以后,在上海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广泛投资于工业、金融,成为上海首富;1935年中国出现银元币制危机,沙逊集团抛出“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企图把中国货币体制纳入英镑集团范围,遭到中国人的反对而搁置。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动荡和日本的对华军事侵略,沙逊集团通过汇出利润和两次撤退,将其从中国聚敛的财富大部分输出国外,在华总共赚取利润大约3亿两左右。

——摘编自张仲礼、陈增年《沙逊集团在旧中国》


(1)评析《沙逊集团在旧中国》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采用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对于研究列强殖民史的史料价值。
2021-03-18更新 | 75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海南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传统能源依赖木材。15、16世纪以来,英国人口增长迅速,传统手工业如啤酒业、煮盐业、玻璃制造业、造船业等迅速发展,而且都以木柴作为生产燃料,木柴短缺危机日益加剧。16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能源逐渐转型。到17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燃料。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到了19世纪,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结构转型,正式步入化石燃料时代。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将近150年。凭借储量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英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到1899年拥有各类舰艇472艘,总吨位达到约126.6万吨,大大提升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美国是第二次能源转型的引领者。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挖掘了第一口油井,标志着世界现代石油产业的开端。此后百年间,美国一直都是世界石油工业的主导者。但在最初的半个世纪内,受限于精炼技术和利用技术的落后,石油主要用于提炼煤油以作照明之用,一直到1910年左右,石油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才超过5%。随着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与改进,石油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并成为主导能源。到1950年左右,石油在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煤炭,成为主导能源。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和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是第三次能源转型的两大背景。进入21世纪,第三次能源转型在国际社会中掀起浪潮。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领域正迎头赶上。2017年,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引领者”。

——摘编自吴磊、詹红兵《国际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能源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引领第二次能源转型的原因。
(3)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时期。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应该走怎样的能源发展之路。
2022-06-02更新 | 69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时期美国先后通过了《工厂检抽查法》《童工法》《纯净食物和药品法》《肉食检查法》《赫伯恩法》(禁止铁路公司擅自定价,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的制定颁布(     
A.旨在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B.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
C.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趋势D.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8 . 20世纪初,美国政治家提出人类历史经历了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他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对此观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观点带有西方中心主义偏见             ②意大利地区曾是地中海时代的代表
③拿破仑战争使大西洋时代最终达到顶峰④太平洋时代的提法反映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08更新 | 73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七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历史01
9 . 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泰罗考察企业管理,认为工人不是简单的机器,只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资本家就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一主张
A.认为工人应该主动提高生产效率B.强调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C.反映了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D.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1-01-24更新 | 1023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三培优(2)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美国工业发展情况简表。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时间生铁石油轻重工业比重
1860年84万吨1.2万吨1820万吨50万桶2.4︰1
1900年1401万吨1035万吨2.4亿吨6362万桶1.2︰1
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②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③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效果显著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04-19更新 | 994次组卷 | 23卷引用:专题13 近代后期的西方世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