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一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功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轻济侵略的加剧,国内籍“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切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与哪个阶层发起的哪一运动有关?这一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打出了怎样的旗号?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
2022-05-3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     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建厂之初,为了打开销路,荣德生一面派人到本地各面馆、面店、点心店进行推销,实行先试用后付款的办法,并采取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1910年荣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向中国市场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大力扩充规模,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面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或化为废墟或被毁损。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全国各地掀起了抵制日货的高潮,结果使得日本向中国输入棉纱、面粉的数量锐减。荣氏兄弟秉承实业救国理念,在办厂之初创立的品牌就富含爱国气息。比如面粉厂的名牌产品叫做“兵船”,寓意就是“振兴中华、以牙还牙……

荣氏兄弟捐款支持罢工、罢市活动,不仅奠定了自己面粉大王的地位,而且还并购了日本纱厂,大长国人志气。     

   ——凤凰网《旧中国的唯一财团:荣氏家族的崛起》

材料四     日军疯狂侵华,国难当头,荣氏家族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发起募捐,并将申新五厂用作国民党部队的驻扎地,抵御日军的侵略。

——袁正、夏波《荣氏兄弟的救国路,公益心》


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企业在20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难以恢复战前辉煌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四,以荣氏企业为例,简述民族工业在近代民族救亡中起到的作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在北京政协会议上,毛主席说:"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新华网

材料二 大清国江苏省的镇江最近又建起了两家缫丝厂,现代化的厂房矗立起来了,厂内安装了最新型的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完全由上海一家清国公司的工程师按照外国先进的模式自己制造出来。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96年11月29日)》

材料三 1931年以后,民族工业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以棉纺织业为例,东北这个重要市场已经完全丧失,华北市场也随即落入了日寇之手,以汉口为中心的华中市场也成了倾销棉纱的场所,华商纱厂的市场越来越窄,竞争越来越激烈。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毛泽东为什么对张之洞作出如此高的评价?
(2)材料二透露出有关19世纪末中国的什么信息?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这两家企业应具有怎样的性质?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引起材料三中民族工业危机的外部原因主要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