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润,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1852年2月12日傍晚,15岁的徐润踏上吴淞口岸,推开了宝顺洋行的大门。初入洋行,他黎明即起习字数百,还向洋人学习算术和丝茶生意的诀窍。1861年,徐润步伯父后尘升为宝顺洋行的总办,他凭借买办的丰厚收入和生意网络,开办了多家商号,从包办洋行丝、茶、棉生意中赚取差价,并将保险引入航运业,开中国近代保险业之先河。他是一个奇迹,他是那个时代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商、最大的房地产商、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创始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机器印刷厂,他还参与创建与经营了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的大型煤矿……从懵懂少年到富甲一方;从“洋人的奴隶”到独立商人;从买办到民族资本家——徐润用16年时间,完成了梦幻般的华丽转身。

——摘编自陈国庆《徐润:从买办到民族资本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润能实现“梦幻般的华丽转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徐润从事的经济活动。
2024-03-03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近代早期的商人和企业家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造了社会。银行出现在欧洲重要的商业城市中,它们为商人、企业提供贷款帮助他们进行新的商业投机。保险公司为风险较大的商业行为提供保险,尽可能地降低损失。17世纪,当时的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吸引了整个欧洲的商人、投资者前来交易。他们买卖联合东印度等股份公司的股票,并从事各种商品交易。一些庞大的贸易公司像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及其竞争者联合东印度公司所从事的商业冒险规模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当企业家追求利润的时候,他们绕过传统的行会,不依靠城市工匠生产布匹,而是将原料送往乡间家庭,编织成布。企业主付给报酬,再将产品带到市场上销售。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0001800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业资本需要中国新式商业开展购销活动。拿上海的棉花商业来说,新式花商由于为外商提供货源,发展很快,而牙行由于“恪守旧规”,没有纳入外国资本的运行轨道,“转以生意衰落停歇过半”。丝是中国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1882年开办上海第一家缫丝厂的黄佐卿就是专同洋行做生意的丝商。上海开埠后,金融流通的需要日增,钱庄原是传统行业,19世纪50年代后,许多钱庄已经为进出口商业提供信用贷款。轮船招商局于1875年设立济和保险公司,为华商轮船保险。清末的绝大多数本国银行是在1905年后设立的,30家银行中,官办和官商合办占了13家,这些银行的主要功能是效力于政府财政。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欧洲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新式商业经营的特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新式商业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一、二,简析中西新式商业经营方式的作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洞移任湖广总督之后,原订炼铁厂设备也随之改运汉阳。铁厂厂址选定汉阳龟山山麓,189011月动工兴建,光绪十九年(18939月建成,光绪二十年(1894)投产,属于官办企业。由于铁厂是完全的官办企业,弊端丛生,从光绪二十年投产到光绪二十二年,亏损累累……朝廷已经无力支撑如此大的国企亏损,只好将官办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手,招募商股,铁厂慢慢艰难运行。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盛宣怀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一,经清廷批准后,遂遵照商律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在农工商部注册,改官营为商办。

材料二   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不再怕和老外打官司;中国企业走出去;汽车,电信资费越来越便宜;全球同步看大片;外资银行触手可及;纺织业农业等历经风雨;学会按国际规则办事;悄然更新的发展观念。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阳铁厂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两次转变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简要归纳中国入世对中国与世界的主要影响?
2022-05-24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随着铁路的兴建,促进了贸易地区的扩大。进口的工业消费品应有尽有,出口的农矿副产品包罗一切,甚至清政府禁止出口的粮食及豆类也被大批掠夺出口。……进口方面,消费资料占70%至80%以上,出口方面,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占80%。据1910年统计,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占82.4%,其中直接消费品又占65.4%,而生产资料只占17.6%,机制品仅为6.8%。在6.8%的机器制品中,大部分还是外资工厂的产品。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1956年,生产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4.86亿美元上升到14.32亿美元,占比相应从83.4%提高到91.6%,其中机械设备进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22.5%上升到53.6%,生产原料进口占比由1950年的60.9%下降到38.0%。生活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0.97亿美元增加到1.31亿美元,但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6.6%下降到8.4%。

——摘编自李钢主编《中国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5年8月,给事中褚成博上奏朝廷∶"请招商承买各省船械机器等局"。对此,户部奉旨议奏,认为"中国制造机器等局不下八九处……糜帑已多,未见明效,如能仿照西例改归商办,弊少利多"。清廷随即接受这一建议,开始推行改制、劝商、保商政策,除了动员商人集资创办新厂之外,对于旧有洋务派官僚所创办的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立意改归商办。到1903年,清廷议设商部。1904 年又奏定《公司律》和《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前者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创办呈报程序、经营管理方式、股东权利、董事会的组成和权限等;后者规定∶"无论现已设立与嗣后设立之公司及局、厂、行、号、店、铺等,均可向商部注册,以享一体保护之利益"。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改归商人承租经营或完全商办后,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如张之洞在甲午战争前后创办的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初创时均为官办或官商合办,到1902年即因经费不足、严重亏损等原因,不得不租给广东商人韦紫封、邓纪常组织的应昌公司承办,企业性质转变为商办商营,并逐渐扭亏为盈,到1907年获纯利近 15万两。

——摘编自虞和平 吴鹏程《清末民初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与官商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官企"改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的"官企"改制。
6 . 经济活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在传统与近代中新陈代谢,艰难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87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在明清时期受到哪些经济政策的阻扰,使其未能步入近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2022-02-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易十四时代,法国任用柯尔贝尔为财政大臣,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法国颁布《商业法》,规范通行税的征收,废除一些通行税征收点。同时修建道路,开凿运河,改善交通,以此来促进国内商品贸易的发展。柯尔贝尔于1661年组建贸易委员会,调查商业情况。在1664年9月,他又组建了贸易议会来援助商业发展。在柯尔贝尔的倡导下,法国建立了庞大的舰队和大型商船队,成立了许多经营对外贸易的海外公司,拓展对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贸易以及发展与亚、美、非等地的殖民关系。法国大力发展丝织、花毯、玻璃器皿和呢绒生产,给以补助、免税和专卖权。此外,法国还建立了许多"皇家手工工场",在柯尔贝尔当政的20年间,大的"皇家手工工场"先后由68个增加到113个。在重商主义政策的推动下,法国国库充盈起来,为路易十四在欧洲荣誉性战争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等

材料二 萌生于19世纪60、70 年代的晚清重商主义,涵盖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两方面内容,其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洋务运动时期和晚清新政时期。前期以早期改良派为主要代表,也包括部分洋务派。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和批判,提出了"士商平等""商战固本"和"以商立国"等一系列重商思想。此时的重商主义者主要是从外贸着眼.以扭转外贸逆差为突破口,挽回利权。到 20世纪初的新政时期,重商主义突破某一阶层或阶级独有的局面,并为统治者上层所接受,工商业渐渐受到国家保护。清廷于1903 年成立商部,之后又颁布公司法、破产法及一系列奖励华商投资的章程。各大城市相继成立商会,重商主义演变为实业家的行动。

——摘编自张步先《论晚清新政时期的重商主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法国实行重商主义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和晚清重商主义的异同。
2022-02-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是影响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贵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材料二   在优惠关税下,外国商品的涌入和1895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方面享有的特权,给国内手工业和农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外国人主案了中国的公共设施建设,通讯业、采矿业、银行业和其他近代企业,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他们往往在外国人或者中国企业家的工厂里聊以度日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58-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外国商品大量涌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国商品的涌入”对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
9 . 经济活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在传统与近代中新陈代谢,艰难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87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1916年是近代经济立法的“黄金时期”,在参照西方法律的同时开始关注本国商民的习惯现实国情,如《公司条例》《商人通例》颁布前政府曾专聘通晓商律之士,调查各埠商业习惯,历时三载才出台草案。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张謇等加入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立法。短短几年间经济法规覆盖社会经济的大部分领域,基本建立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法制体系。立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如《农商部奖章规则》《奖励实业办法》鼓励了创办新企业和开发新产品,《农工银行条例》《证券交易所法》规范了金融秩序,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鑫芳《袁世凯时期经济法制建设概述(1912-1916)》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加强经济立法,初期主要集中于涉外企业、税收等领域,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个人所得税法》等;1993年“修宪”后,国家立法机关仅用3年时间,就分别制定了市场规制、财税、金融等领域一批基础性的重要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商业银行法》等。2001年入世以后,为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修改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使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

——摘编自张文《现代化、改革开放与经济法的生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经济立法的特点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立法的作用,并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