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经历的是
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020-04-20更新 | 8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冀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
2 . 1939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国营工业三年计划”,计划三年内在西部地区投资建设钢铁、机械、化学、燃料、电力等工矿项目。它以国家政权力量和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各部门和各产业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各个环节。该措施
A.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结构B.适应了持久抗战的需要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D.结束了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
A.国家恢复轻工业的发展B.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政府加强对经济的主导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绝境
2020-03-13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历史试题
4 . 根据下列图表信息推断,国统区重工业的变化
国统区重工业概况简表
年份工厂总数占比工业资本总额占比工人人数占比
1937年18%4.4%7.3%
1942年58%78%49%

A.有利于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B.表明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C.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
D.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
2020-03-06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这份数据可反映出
棉纱进口棉布进口麦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
下降38%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政府为抗战作物质准备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2020-02-20更新 | 42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细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商企业
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
1872-1894年534697191619610328000
1895-1913年463908018628469136103153

(注:商办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三   仅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历史必修二教材(人教版)


请回答: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年至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
(3)依据材料三,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0-02-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抗战时期,民族资本萎缩、官僚资本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C.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海外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
2020-02-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统计,近代中国农业和工业的最高产量出现在1936年。此后的13年(至1949年)中,中国的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都呈下降趋势,为近代百年经济史中最严重的衰退阶段。导致这一衰退现象的首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掠夺和长期战争的破坏
B.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国民政府的政策损害了经济发展
D.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9 . 1947年《大公报》曾报道:“为了应付抢购,上海河南路呢绒店采用抽签购货办法。先请顾客们依次排队,然后举行抽签。签上载明准购的货色,如XX呢等,抽中的即凭签购货,但也有很多人抽到空签,便算白等一阵。”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大公报》报导失实
B.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
C.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上海沦陷日用品紧缺
10 .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丰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2019-09-25更新 | 281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黄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