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1946年“五一”劳动节,延安的《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私人资本是重建解放区的一股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国内外垄断资本的沉重压迫下,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为了战胜这些困难,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劳资双方的互相谅解和协力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此社论旨在
A.推翻垄断资本发展国营经济B.吸引私人资本促进经济发展
C.鼓动工人罢工改善工人待遇D.促进公私合营实现社会改造
2 . 从1935年起,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钨、锑等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进行了全面统制;同时,从德国大量购进重工业机械设备,在四川、江西等省份筹建工矿企业25所。这些措施
A.增加了南京政府的财政收入
B.改变了中国重工业薄弱的现状
C.壮大了官僚资本的经济实力
D.为抗战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 . 20世纪某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摧残挤压,再加上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该时期最可能是:
A.1895—1911年
B.1912—1919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
4 . 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1937年占工厂总数比例为18%,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为4.4%,占工人比例为7.3%;1942年占工厂总数比例为58%,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为78%,占工人比例为49%。上述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家实施“实业救国”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民族企业内迁和实行战时体制
D.美、英等国全力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5 . 1938年初,国民政府颁布多部法规,要求将每一工厂、商号、银行、钱庄都纳入到同业工会内,又将每一同业工会纳入当地商会内。这些法规
A.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
B.挫败了日军经济掠夺
C.防止了国民经济崩溃
D.积聚了抗战经济力量
6 . 在影视片《三毛流浪记》中,以主人公三毛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所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直接反映一个普通打工者在都市中艰苦奋斗历程,20世纪四十年代,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实了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他困惑的原因是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实着中国市场
B.蒋介石为了打内战的需要,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C.美国比其他国家经营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7 . 甘肃玉门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油矿,由西南联大等校的毕业生边学边干开发成功的:1942年生产汽油180多万加仑,供应西北军用交通和重庆工业与民用等需要。这说明
A.国民党政府实现了能源自给B.玉门油田解决了军用和民用能源需求
C.抗战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D.抗战需求促进西部地区重工业的发展
8 . 如图是国民党迁都重庆期间货币发行指数与重庆物价指数走势比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通胀失控B.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国统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D.国民政府积极准备与共产党决战
10 . 据统计,1937年我国西南地区仅237家厂矿企业。而到1942年,广西已有厂矿292家,云南也有106家。此阶段西南经济得到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国民政府推进工厂内迁B.华侨对祖国的踊跃支持
C.其它国家对中国的大力援助D.政府放宽对民营资本的控制
2020-09-10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往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