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涌入
B.繁重的捐税负担
C.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2018-05-25更新 | 9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2 .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工矿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七七事变后,仅以上海为例,共有146家民营企业先是迁到了武汉,后又迁到重庆。全国内迁技术工人共12182人。民族企业和技术人员内迁
A.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B.使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3 . 下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产品名称占国统区%产品名称占国统区%
钢铁98硫酸80
78纺锭60
80机制糖90
出口植物油70机制纸50

            ――资料来源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发展
C.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4 . 下表是百年张裕1934-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
1934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期
1941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接管

据此可以得出(  )
A.张裕酿酒公司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张裕酿酒公司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C.长期战乱使得民族工业无从发展
D.张裕酿酒公司长期经营不善
5 . 抗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的原因主要有
①日军的破坏与吞并
②美国商品的冲击
③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影响
④民族资本家经营策略的错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1937-1945年,消费合作社在全部合作社中所占比例由0.4%上升到14%。消费合作社主要承担粮食、食盐、火柴等日用品的专卖任务,每种商品价格均低于市价,差度在5.55%至58%不等。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曾尝试过社会主义改造B.消费合作社利于抗战时的经济稳定
C.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得以实现D.国共合作影响到了国民政府的政策
7 . 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
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A.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D.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城市化是通过人口、工厂及各种机构向城市流动,而不是通过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工业经济的自我发展来实现的。在强烈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必然向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经济环境有利的空间(城市)聚集。工厂企业聚集城市促使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城市居民接近工厂和劳务市场,可最大限度地选择报酬较高的工作,并可以节约工作往返所需要的交通费用,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为已服务。城市街区光怪陆离,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城市众多的公共设施为居民带来了方便,使人们享受了现代文明。城市繁荣和物质富裕,使其居民的收入远较乡村优厚。据1890年的统计,城市居民平均家庭财富超过9000美元,而农村家庭则为3250美元,收入差距甚为悬殊。工业化时期,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去开拓新的领域,追求新的成功。这种精神使美国的城市化得以迅速完成。

——摘编自李庆宇《美国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我国工业布局不得不进行大方位的调整。国民政府在抗战紧急状态下,为保存抗战力量,支撑危局,动员沿海及沿江的工厂大批内迁。将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业重心,以长江为中轴,由东部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转移。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以及沿江地区大约有超过1000万人先后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区域。在这些地区,拥有全部内迁工厂的1/3,共200余家工矿企业,包括兵工、冶金、机械、纺织、炼油、烟草等行业,它们集中了我国战时内迁工业的精华,成为战时生产军需和民用物资的主要基地。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文官、参军、主计等处人员在重庆开始办公。国民政府定都重庆,不仅带动了军政、文教、工矿企业大量迁渝,也使得重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重庆成为了全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摘编自张忠伟《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部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城市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两个时期城市化的特点。
9 . 从1937年8月至1940年底,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的努力下,国民政府组织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内迁的厂矿共448家,其中迁入四川254家,迁入湖南的121家,迁入广西的23家。这些工业的西迁
A.为持久的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
B.表明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改善了沦陷区的人民生活水平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繁荣
10 . 下面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16%4.4%7.3%
1942年58%78%49%

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     
A.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的壮大
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D.民营工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