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井冈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在毛泽东领导下,工农革命军首先在边界各县进行了打倒土豪劣绅、发动群众的游击暴动,建立县、区、乡各级工农民主政权。1928年4月,毛泽东总结根据地群众工作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对团结人民和瓦解敌军起到了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简析其创建的意义。

材料二   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在政权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到1941年,边区18个县的选举中,共产党员平均只占19.8%,国民党员占4.9%;无党派人士占75.3%。其他敌后根据地也都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普选。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三制”的特点。

材料三   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简表

年份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1%

7%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1949年年底中国国营经济在若干行业的占比情况。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行业国营经济占比
发电量58%
原煤产量68%
钢产量97%
棉纺产量53%
A.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B.政府掌握国民经济命脉
C.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D.生产关系领域完成变革
3 . 读下表。据此推断,这一状况出现于(       
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情况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徘徊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50年代,为履行“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承诺,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工人新村”,工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下图为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工人新村》,该作品(     
A.反映了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喜悦心情B.描绘了工人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场景
C.体现了“一五”计划在工业上的成就D.展示了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共鸣
2023-04-02更新 | 497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性抗的……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此论断(     
A.提出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
B.对当时中国国情的认识是相对正确的
C.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     1956 年发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邮票主图为天安门,下端以齿轮为中心,左右对称环绕着麦穗、稻束、 向日葵等。 2 1998 年发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主图为《人民日报》 发表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第一版报纸,附图为高楼林立的城市风光远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枚纪念邮票设计蕴含的象征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设计两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并简要说明理由。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市从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开始着手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建立了生产救灾办公室。1950年11月,北京市委提出畜力、农具互助合作之外,应“试办土地入股合作社”的设想,年底发动爱国增产运动。1952年,北京市召开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在推广农业信贷措施的同时,北京市还结合农贷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率先确定了先普遍推行牲口保险,重点试办棉花保险的方针。

——摘编自范明《新中国初期北京市农业政策述评》

材料二

图1 949-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变化                                                               图2 1949年-2019中国人均粮食粮食占有量

----据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过渡时期北京市农业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表明(     
A.农业变革应同工业发展密切结合B.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迫切愿望
C.工业化建设应关注城乡统筹发展D.小农经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湖南省吉首县土改完成后,农村又出现了两极分化。据当时调查,乾州镇在1953年 秋的两个月里土地买卖量达四、五十亩;河溪乡桃花坪寨共49户,就有45户借了高 利贷,其中有13户因欠债过多无力偿还,只有卖田、当田抵债,全寨共卖、当田48亩,贫农高兴吉先后将土改分得的3.5亩田地卖完。这说明(     
A.土地改革使农民的处境恶化B.变革农村生产方式势在必行
C.小私有制不能满足农民要求D.小农经济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2023-03-01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1953年国家出台《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对粮食执行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5日,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开始全面进入社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B.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C.社会主义建设成效突出D.照抄照搬苏联建设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