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2 道试题
1 .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利用近现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以提高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将科学技术视为重要生产力
C.以科学技术服务全面社会主义建设D.将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国家中心工作
2024-01-20更新 | 51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其实质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建成为繁荣昌盛的先进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列强手下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它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表是自19131921年中国机械输入的价目表,亦可以证明中国日益向工业化的前途发展。

19131921
纺织机器6430005109000
农业机器11300021192000
其他机器370000026732000
附属机器50000931000
合计450600053964000

——摘自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

材料三   “一五”期间施工建设的工矿建设单位有1万个以上,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有135个已经施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援建的68个工程项目中有64个已施工。工业建成的重要项目包括鞍钢三大工程、抚顺铝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长春汽车制造厂、山西榆次纺织机械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大连化工厂、佳木斯造纸厂、北京国棉一厂等。开始施工建设的重要工厂有洛阳轴承厂、哈尔滨轮机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床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吉林肥料厂、吉林涂料厂、兰州炼油厂等。大规模工业建设取得宏伟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一五”期间新建铁路33条,修复干线和企业专用线共约1万公里。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自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列举其为实现自强目的而在武器方面所作的具体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机械输入的特点,结合时代特征,简述中国近代化的困难和障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一五”期间取得的伟大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 . “一五”计划是我国从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从1951年初开始酝酿,至1955年审议通过,历时四载,五易其稿。人们形象地称为“五年计划,计划五年”。据此可知,“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是(     
A.年度计划与五年计划并行B.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展开
C.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D.发展经济与巩固政权并举
4 . 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据此判断,这种布局意在(     
省份辽宁
陕西
黑龙江山西吉林河南甘肃四川河北内蒙北京云南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新疆
项目各24项22项15项各10项8项6项各5项各4项各4项3项各1项
A.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B.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D.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表明(     
A.农业变革应同工业发展密切结合B.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迫切愿望
C.工业化建设应关注城乡统筹发展D.小农经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后又创办申新纱厂获得巨额利润,在近代史上有面粉大王纺织巨子之称。迄1922年因外国资本卷土重米,荣氏企业开始亏损,向日商借贷350万日元。1927年因不愿认购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被通缉。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及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经济备受摧残,荣氏企业负债达4000余万元,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资本乘机渗入。

——据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据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荣氏企业的发展特征,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实施一五计划的原因,并分析其成效。
2023-03-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破除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的问题,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农业已经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所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

——张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即在我国重工业仍有待发展的情况下,应先实现农业上的合作化,然后才能将大机器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合作化完成了,这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经济之间的大矛盾。”集体化道路打碎了过去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等显然不能通过对外掠夺进行血腥暴力的原始积累,只能从农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农业的发展服务于工业。

——梁晨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推进农业合作社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合作化是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举例说明当时我国农业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
8 . 下列两幅图所示的内容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工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情况。这说明该时期(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B.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大跃进”运动成效显著D.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1963年至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说明(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上完成B.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得到了改变
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逐渐显现
10 .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四个学部。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组建(     
A.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B.体现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推进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