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5 道试题
1 . 如图是新中国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A.人民政权的巩固B.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D.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是1955年由某集体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该画作意在引导农民(       

   

A.支持社会主义改造B.踊跃加入人民公社
C.积极投身土地改革D.加紧生产率先致富
3 .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其实质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建成为繁荣昌盛的先进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列强手下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它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表是自19131921年中国机械输入的价目表,亦可以证明中国日益向工业化的前途发展。

19131921
纺织机器6430005109000
农业机器11300021192000
其他机器370000026732000
附属机器50000931000
合计450600053964000

——摘自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

材料三   “一五”期间施工建设的工矿建设单位有1万个以上,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有135个已经施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援建的68个工程项目中有64个已施工。工业建成的重要项目包括鞍钢三大工程、抚顺铝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长春汽车制造厂、山西榆次纺织机械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大连化工厂、佳木斯造纸厂、北京国棉一厂等。开始施工建设的重要工厂有洛阳轴承厂、哈尔滨轮机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床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吉林肥料厂、吉林涂料厂、兰州炼油厂等。大规模工业建设取得宏伟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一五”期间新建铁路33条,修复干线和企业专用线共约1万公里。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自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列举其为实现自强目的而在武器方面所作的具体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机械输入的特点,结合时代特征,简述中国近代化的困难和障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一五”期间取得的伟大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4 . 读下表。据此推断,这一状况出现于(       
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情况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徘徊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评价:“它是中国共产党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虽然这一探索是初步的,却是比较系统的。它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体现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按照中国情况办事的精神。”据此判断,“它”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共同纲领》
6 .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一篇重要的著作,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B.强调对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
C.它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
D.它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重要认识
2023-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读下表。据此推断,这一状况出现于(     
                                                                         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情况表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8 . 1953年,党中央强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个体私有制,要使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党的八大前后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和“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思路。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的尝试B.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尚未成熟
C.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原有经济体制弊端逐渐显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仅确定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观点……。从党的思想路线来看中共八大坚持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书臣、赵传海《中共八大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地位》

材料二由于种种原因,“中共八大”正确路线中断了,只是到了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确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由此逐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也充满了曲折和成就。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程岩《挑战与探索——“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八大召开的国内背景。这次会议宣布: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当时的主要任务,请说出这个主要任务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在内容上的共同点,两次会议有什么联系?文中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指什么?
2022-10-3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某报告的内容示意图。该报告(     
A.发表于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
B.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目标
C.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D.表明中共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重要认识
2022-09-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