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井冈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在毛泽东领导下,工农革命军首先在边界各县进行了打倒土豪劣绅、发动群众的游击暴动,建立县、区、乡各级工农民主政权。1928年4月,毛泽东总结根据地群众工作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对团结人民和瓦解敌军起到了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简析其创建的意义。

材料二   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在政权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到1941年,边区18个县的选举中,共产党员平均只占19.8%,国民党员占4.9%;无党派人士占75.3%。其他敌后根据地也都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普选。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三制”的特点。

材料三   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简表

年份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1%

7%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1950年7月发行的《人民画报》创刊号中的叙事架构。该画报的创刊意在(     

   

A.激发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B.丰富劳动人民的业余生活
C.大力展示广大建设者工作场景D.践行我党为人民服务宗旨
2023-05-05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历史试题
3 . 下列图片是某同学收集到的20世纪50年代的图片资料,据此可以推知(     
   
A.反映了政府赢得人民信任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
C.体现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果D.标志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4 . 如图是1953年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而发行的邮票《纺织女工》,面值800圆(注:旧版人民币)。这枚邮票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积极调动女性的现代化建设热情B.通货膨胀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C.“一五计划”推动了经济结构合理调整D.公私合营促进纺织业迅猛发展
2023-05-01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50年代,为履行“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承诺,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工人新村”,工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下图为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工人新村》,该作品(     
A.反映了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喜悦心情B.描绘了工人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场景
C.体现了“一五”计划在工业上的成就D.展示了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共鸣
2023-04-02更新 | 501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1949年和1957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密度及其差距的变化。这体现出(     
年份城市密度(座/万平方公里)地区差距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东部/西部
19490.140.510.190.022.6825.50
19570.180.540.260.062.089.00
A.工业化水平影响城市的布局B.城市体系等级序列逐步完善
C.国民经济恢复取得显著成效D.工业内迁缩小了东西部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政策,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至1952年底,互助组已发展到802.6万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3600多个。这一运动(     
A.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B.将农业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经济的优势地位D.激发了农民生产建设的热情
2023-03-17更新 | 881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苏区开展革命运动和生产竞赛,第一批劳模诞生。抗日战争时期,面临敌人的封锁,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解放战争时期,各地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作战,涌现出支前劳模,在新解放城市出现大批工业劳模

——摘编自田鹏颖、姜耀东《劳模文化哲学论纲》

材料二     1950年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情况(部分)

地区劳模名字称号或贡献
辽宁孟泰高炉卫士
北京李永铁路系统劳模
上海张世宝上海电力公司护厂模范
黑龙江李乐婷大力推广机械化采煤法
内蒙古自治区哈音金勤劳致富,实现人畜两旺

——摘编自姚启荣《中国劳模史》

材料三     1956430日,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21个民族,20多个产业的6156名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和各界特邀人士参加了会议。

——摘编自《人民日报》19565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前劳动模范发挥的历史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建国前劳动模范相比,指出20世纪50年代劳动模范的新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沈约《宋书》

材料二   195710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国南北交通和桥梁建设的新历史。中国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三年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195426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有利因素。
2023-02-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的数据源自1951年4月6日,政务院通过的《关于1951年国营工业生产建设的决定》。该决定(     
产品在1950年基础上增长投资在1950年基础上增长
29%重工业52.2%
钢材32%燃料工业19.9%
化肥122%纺织工业16.2%
10.8%轻工业6.2%
发电量21%资源调查勘探3.1%
A.导致了经济结构比例的失调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基本符合新中国的客观需要D.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2023-02-14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