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上海“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这说明
A.外洋钟表彻底取代了传统的计时工具
B.交通的发展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
C.新式交通工具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D.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沟通
2 . 下图是清代广州画家关联昌19世纪中后期所作系列画之一。该画作采用水粉颜料,以精确的景物结构、明丽的色彩为主要特征,形象的表达了中国人一生的各个阶段。据此可知

图 《中国人的一生:就学》
A.中国传统文人画不断发展B.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转型
C.该绘画是中西合璧的产物D.传统水墨画注重形神兼备
2021-07-08更新 | 440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3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英雄”

材料   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6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
2021-07-08更新 | 4296次组卷 | 27卷引用:倒计时5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诞生于上海租界中的近代先进的公用设施,例如电灯在华人区“初设仅有路灯,继即行栈、铺面、茶酒戏馆,以及住屋无不用之”。自来水起初供外国人使用,后来华人居民也可用上“激浊扬清,人皆称便”的洁净自来水。这一现象出现的外部原因是
A.近代工业的发展B.近代西方的影响
C.政治运动的影响D.社会思想的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
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B.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
C.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2021-06-06更新 | 532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李宗辉在《中国近代习俗的变化》中写道,汽车轮船火车逐渐代替了马车,轿子,人们出行一下子由“乡人”变成了“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据此可知
A.传统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消失B.近代交通改变了农村的落后
C.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落后观念D.西方文明遭到国人强烈抵制
2021-04-01更新 | 927次组卷 | 3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民法典》,其中“亲属篇”将婚约视为契约,且不再认定收授聘财是婚约成立的核心条件。此外,还废除了诸多繁琐的礼仪。这些变化本质上反映出
A.近代中国法制建设臻于完善B.社会生活渐趋近代化
C.西式风俗礼仪深受国人喜爱D.儒学伦理受到了质疑
8 . 阅读下列关于“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相关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191235日《临时政府公报》29

材料二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李玉刚著

材料三   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讨袁宣言》孙中山1915

材料四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制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已明确。吾人拜赐于执行,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已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实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2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6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在社会习俗、政局演变、思想文化方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5年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草案》就《婿妇改嫁主婚问题》规定:“婿妇改嫁,由夫家父母主婚。无父母者祖父母,无祖父母者母家父母或祖父母。如母家并此而亦无之者,则应由夫家其余亲属主之。此现行律所规定也。”这表明当时
A.封建礼俗遗存影响立法B.婚姻自由受到法律保护
C.国家立法推动男女平等D.传统观念阻碍妇女改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时间旗袍的变化
民国初期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
20世纪20年代末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
20世纪30年代初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A.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
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D.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2020-09-27更新 | 56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