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维埃革命之初,凯恩斯尽管公开否定其必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但却又不得不承认苏俄革命实验中的一些切中资本主义时弊的积极因素,甚至不吝指出应该给其实验的“机会”,其可能“潜藏着理想世界的萌芽。”在凯恩斯看来,这些“积极因素”应是指
A.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体制B.以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了“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其共同的根源在于
A.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全面危机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
C.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了漫画《新政疗法》: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漫画旨在说明其间美国
A.权力运行的某种调整B.权力制衡机制的改变
C.经济运行机制的创新D.干预经济的手法多样
2021-08-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美)威廉·曼彻斯特曾评价说:“胡佛恰巧在大难临头的前夕担任总统,可说是自作自受,因为他在当商务部长时只醉心于提高生产力,却不注意购买力不足的危险性。他只是在卸任离开白宫很久以后,对当年的事才有所醒悟。”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
A.胡佛的经济措施是“大萧条”的根本原因
B.胡佛的思维反应能力较差
C.胡佛管理国家的能力较差
D.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是“大萧条”的直接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学者这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尽管私人企业仍是美国经济制度的主要支柱,国有企业却在不断增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就是最好的例子,意义更为重大的也许就是: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对于上述材料,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A.新政促使美国走向社会主义方向
B.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D.新政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
2022-04-0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某学者评论道: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该学者评论的依据是,罗斯福(   )
A.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B.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D.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7 . 1938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一法案,其中规定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D.政府拨款进行救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作出如下设计

主题史实核心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罗斯福新政A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B

阐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经济政治危机,苏俄(联)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等经济手段,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成功探索……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学习主题,完成核心A和B,并选取其中一个核心进行合理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9 . 1933年5月的农业调整法,通过了出口补贴和贸易协定两项政策,鼓励农业商品的外销。1934年6月又制定互惠贸易法,在互惠关税方面帮助农民和其他的经济团体。此外,罗斯福还对英国、西班牙、中国等进行粮食援助。罗斯福政府此举
A.有利于缓解国内生产相对过剩现象B.加剧了经济危机的程度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D.导致农民总收入的锐减
2021-05-24更新 | 48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一诊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是指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021-05-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