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7 道试题
1 . 各国的经济政策往往从本国的利益出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锁不列颠诸岛;禁止同英国进行贸易和联系;在法国及其盟国领土上的英国人,一律被宣布为战俘,属于英国臣民的财产一律没收;由英国及其殖民地驶出或曾驶往该地的任何国家的船只,都被禁止在欧洲各港口内停泊。

——《柏林敕令》(拿破仑一世1806年11月21日签署发布)

材料二   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法——《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于1930年6月17日经签署成为法律。该法律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但就总体来看,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税率由31.02%提高到34.3%,根据1932年进口情况看,估计实际上税物品的平均税率达到53.2%。

1930年,加拿大率先于16种产品上征收新关税,占美国输往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之后加拿大开始寻求与英联邦的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和英国亦表示抗议,并开始发展新的贸易渠道。德国则着力于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美国的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骤降66%至1933年的15亿美元,而出口额则从54亿美元骤降61%至21亿美元,降幅均超过GDP同期50%的降幅。

——摘编自百度《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材料三   二战期间,戴高乐成为法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战争结束后,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美欧关系中,法国戴高乐政府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把法德关系的改善看作是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核心。主张建立一个各成员国保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邦联式的欧洲,而反对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的欧洲。戴高乐尖锐地批评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认为它威胁着法国的主权。

——摘编自《大学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林敕令》带来的影响。联系史实回答,19世纪中期法国是如何调整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的目的、实质以及后果。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戴高乐在二战期间成为民族英雄的原因,指出戴高乐为“向美国领导地位发起挑战”提出的主张。用史实说明之后欧洲联合的过程是否按照戴高乐的设想进行。
2020-07-0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奉化中学、宁波中学、北仑中学等)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3年6月12日,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开幕,66个国家参加了会议,包括英、美、法、德、苏、日、中等国家。与会各国就关税问题展开讨论,虽然大部分国家都同意关税休战,但是面对各自国内的舆论与经济状况,大部分国家都对签订关税休战协定附加了各种保留条件。会议期间,英国在债务问题上的 行为以及法国拒还债款的态度惹恼了美国,美国与英法等债务国的矛盾再次激化,会议在债务方面无果 而终。参会各国在恢复金本位制的问题上观点一致,都表示恢复金本位制是最终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时 间和操作方法方面存在分歧。7月27日,会议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会议以失败 告终。

——摘编自孙俊芳《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原因及影响。
2020-07-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0届高三临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过去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的行政活动,扩大了总统的立法职能。为了创办和管理新建的大量国家事业或公共工程,罗斯福增设许多新的独立机构和附属机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从前属于州权范围的,如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工业管制、劳资关系等权力,均受到总统和联邦政府的干预。

材料二   1933年,一位共和党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罗斯福)已使希特勒、斯大林、墨索里尼和土耳其的凯末尔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材料三   1950年,美国学者施瓦辛格在《罗斯福时代》中写道: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力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2)分别概括材料二、材料三中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2020-07-0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罗斯福总统的努力下,1938 年6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这部法案的主要条款包括每个美国工人每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部法案的通过
A.有效缓解了美国工人的罢工斗争B.有利于劳资关系的调整与缓和
C.成为罗斯福新政时代终结的标志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5 . 1935至193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连续宣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煤炭矿工工资和工时法》《纽约州妇女最低工资法》等法律违宪;对此,罗斯福抱怨说:“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好比三匹马拉动的一辆马车……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据此可知
A.罗斯福企图扩大政府行政职权B.美国社会对工人运动严重恐慌
C.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有效遏制D.三权分立原则面临着制度危机
6 . 货币制度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大国兴替的催化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最早获得世界货币霸权的当属英镑,1870—1914年间,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建立了其治下的金本位体系,世界各国的贸易结算和货款往往是以英镑来充当的。一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换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一战后,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被削弱,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在1929—193年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纷纷实行不兑换货币制度。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随之大幅度贬值,触发一浪高过一浪的国际货币贬值浪潮。……美国后宣布一次性提高进口关税30%,其他国家随即竞相报复。“世界货币体系的变革往往带来货币的竞争性和集体性贬值,打乱原有体系下形成的相对稳定增长和物价预期。

——摘编自胡斌《“被妖魔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占世界3/4,1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种“黄金——汇兑本位制”,对战后经济产生重要作用。但该体系实行不久便面临着“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它必须具备两大前提:一是美元的稳定,美国国际收支平衡;二是美国要有足够的黄金储备。由于世界经济发最不平衡性,要保持美元的稳定与价值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美苏对抗,大量海外军费开支,削弱了美国经济竞争力。1960年爆发了战后首次美元危机,西方世界竞相抛售美元,抢购黄金。1971年,尼克松宣布中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整理自王在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李世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主所依靠的条件,并分析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引发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并简析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主要因素。
2020-06-27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7 .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国家公共工程局负责开发了很多公共住房项目。如1936年7月开工建设的哈莱姆河住宅区计划和1936年9月8日开工的威廉斯堡住宅区计划等。国家公共工程局开发这些公共住房项目的目的是
A.调整企业关系,防止盲目竞争B.调整劳资关系,保障工人权利
C.增加工人就业,复苏建筑行业D.推行以工代赈,增加社会救济
2020-06-2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技术水平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其产业结构必然处于较低层次上。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否顺应潮流进行升级,不但可以带来利润率与GDP增长指数提高,而且可以带来社会发展指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等。

——摘编自陶维乐《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6-2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卫冕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示意图

材料一   上世纪二十年代,前苏联学者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以科学技术为驱动的40—60年的长经济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简称“康波理论”或“长波理论”。

——据网络材料整理

材料二   1821年英国正式实施《金本位制度法案》,该法案标志着金本位制正式确立,由此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成为世界货币,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一种以黄金为基础和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形成。1873—1896年的经济危机削弱了英镑的国际地位,英镑的国际地位也开始受到其他货币的挑战。1929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使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1931年英国被迫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据钟阳《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和张桂文《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整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轮康波周期波峰时期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并说明英国实施金本位制的意义。
(2)结合第三轮康波周期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状况,说明英国放弃金本位制的原因。
10 . 下面是1929~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总额变化趋势图(单位:百万美元)。据此推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大萧条”局面逐渐结束B.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发展日益艰难
C.经济运行机制得以调整D.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弊端显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