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农思想和粮食安全观念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反映了古人的粮食安全观。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还指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并为了保证物价的平稳,推行“善平籴”政策。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也”。由此形成了对粮食生产尤为关注的良好传统,故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存量可以保证国家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最低的生活需求,但灾荒年份难以满足粮食需求,导致饥荒的发生和蔓延。

——摘编自《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美国1933年《农业调整法》规定,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给参加农产品计划的农场主提供为期10个月的短期贷款,到期时如果粮食市场价格高于贷款额,农民可将粮食出售然后偿还贷款及利息;如果粮食市场价格低于贷款额,农民则不必归还贷款,而是将粮食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并且,对按政府计划减少播种面积的农民提供补贴。

在19745万公顷的广袤耕地之上,美国农业形成了产业发展商品化、生产分工专门化、生产方式高新技术化等特点,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样板。纵观美国农业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政府的各种扶持政策显然起到了关键作用。

——摘编自《美国是如何炼成“粮食帝国”的》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维护粮食安全举措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农业政策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在这本著作中,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的理论。常常有人认为亚当·斯密主张的是政府在国民经济中起的作用越小越好,一个自由的市场能够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并让所有的人都能获利。“自由放任”的主张成了他的经济理论的标签,但这种说法过分简化了斯密的经济理论。实际上,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政府采取某种形式的干预,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在现代西方,斯密被认为是自由企业之父。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认为资本经济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已不能达到充分就业实现均衡,危机和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凯恩斯站在改良主义立场,想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只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国家干预或调节,便可以解决失业与危机。经过论证,他的理论被纳入了西方正统经济学的轨道,战后被广泛传播,影响着西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这两种经济理论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并简述出现这种不同的历史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

(2)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4)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5)新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的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为什么?

2017-11-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建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考试卷
4 .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限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三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1)结合材料一说明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失败后,又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材料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二、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20世纪20和30年代,苏俄和美国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对照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不难发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说明了什么?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平原地处美国中西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的农业灾害屡见不鲜,最严重的灾害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农场大量破产,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深陷困境.……19世纪中叶之前,大平原被标示为“美洲大荒漠”,表明该地区不适合人定居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这里被宣传为“西部花园”、“农业天堂”和“人间福地”。宣传得以广泛传播,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

——摘编自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砑究——以有关美国大平原农业开发的相关著述为例》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主要工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运行机制的完善,加强了对垃圾、水和大气污染的治理,使城市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土地、森林、矿产和江河等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罗斯福新政时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初步构建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同时,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美国大平原开发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生态灾难的原因及面对生态灾难问题时采取的重要举措

6 . 民富国强是统治者孜孜以求的治国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

材料二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有哪些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政府新政期间实行的什么措施?有何具体表现?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政府采取这一措施所反映出来的本质意图。

(3)对于上述两则材料中的这些社会保障措施,你如何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8 . 阅读下列材料:

时尚是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19世纪,南京布在英法等西欧国家上流社会特风行,是贵妇们追逐的时尚面料。”《中国博览》中有这样的记载:“(英国)人人以穿着‘南京布’为荣,似乎没有这种中国棉布裁制的服装,就不配称为绅士,难以登大雅之堂。”在那个年代,“南京布”做成的上衣、裤子、长袍等是当时欧洲上流社会最时髦的穿戴。《南京商贸史话》中记载着这样的数据:1820年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运到英国的“南京布”多达20万匹。英国散商在1817年至1827年,每年运出的南京布保持在40万至60万匹。

——摘编自《南京曾输出欧美时尚“nankeenbosom”》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8世纪英国的社会时尚特别是服装时尚的巨大变化,使棉纺织品成为最具诱惑力的商品之一,造就了巨大的棉纺织品消费市场;换言之,是社会的时尚变化带来了英国棉纺织市场的需求压力。而当时英国棉纺织业本身发展的落后状况,又使英国在贸易中处于完全被动地位。经济利益的驱使,加上棉纺织业本身具备的适于率先进行技术革新的条件,英国工业革命顺势最先在棉纺织业发生。

——《18世纪英国的社会时尚与工业革命的发生》

材料三摄影是时尚杂志内容的重要载体,是传达信息的重要形式。20世纪30年代的时装摄影都以冷静的构图和深沉的光影为基调,远离20年代那种金碧辉煌的装饰主义艺术风格,只是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富有情绪的人的个体状态。面对现实,也没有必要怨天尤人了,只能在委屈的阴郁中暗自度过,生活还在继续,只是有点遥遥无期。

——摘自观潮网《30年代低迷经济下的时尚印象》

材料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普通人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最时髦的扮相,一部《霹雳舞》带动了蝙蝠衫、高帮运动鞋、发带的流行。此外,大垫肩、超短裙都是街头的风景,牛仔裤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从香港传来的萝卜裤成为潮流……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运动服开始流行,最红的要数滑雪衫。

——《时尚中国六十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上流社会中南京布风行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最先在棉纺织业发生的原因。

(3)据材料三,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什么原因促成了20世纪30年代时装摄影的特点。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的条件。

2017-09-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3月,美国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断恶化时罗斯福当选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要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我怀着崇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罗斯福说“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了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农业、工北、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材料二: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国家干预政策,以应对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

(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这次危机的特点是                     

                  

(2)面对危机,材料二中的两位美国总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胡佛固守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传统的                经济政策,导致危机不断恶化;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开创了                      发展的新模式,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

(3)当今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两位美国总统当年应对危机的不同态度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2017-08-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