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
A.规令银行暂时休业进行整顿B.发展经济鼓励消费
C.通过劳资谈判缓解社会矛盾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 .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其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B.转向计划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D.国家干预经济
2020-08-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图1、图2分别为1929—1940年的《美国失业率》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它们反映了
A.失业率与美国的工业状况完全一致B.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美国政府始终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D.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0-07-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29 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经济危机实行一系列新政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B.转向计划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D.国家干预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特点是
A.建立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加大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D.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20-04-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33年3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媒介,发表了首次“炉边谈话”。他以亲切诚挚的声音,阐释了自己的施政主张,极大地鼓舞了美国人民。这种新闻媒介应该是
A.报刊B.电报C.广播D.电话
2020-04-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孙中山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1924年1月,孙中山曾说:“(俄国)最初之共产主义,亦由六年间之经验渐与民生主义相暗合。可见俄之革命,事实上实是三民主义。”过了一个多月,他又说:“俄国政府两年前实行的政策,其原则与方针与我政府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俄国政府的现行政策——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的我的《建国方略》如出一辙……这个政策在两国实施的情况迥异,但是它们的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调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这是一种充满辩证思想的远见卓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

——摘编自杨天石《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


(1)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结合所学,简析他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2)孙中山主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互相为用”。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对其观点进行论述。
8 . “民以食为天”,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高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农业问题,并发现了一些规律。

探究一古代中国“僇力(lu齐心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反映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述实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

探究二战后苏俄(联)

表1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2)概括表l中数据所反映的变化,依据表2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和积极作用。

探究三危机中的美国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摘编自2008年8月《大生》


(3)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

探究四80年代的中国与苏联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4)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对苏联的趋势加以解析。
(5)综合上述研究,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2020-03-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1983年美国《霍比斯》杂志记者到华盛顿的黑人贫民窟中搞调查,他们写道:“在那里,差不多每个人有一部电视,有些还是彩色的。很多家庭还拥有汽车,电话的使用也正常。”与上述变化有关的内容有
①制定工业复兴法   ②以工代赈   ③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④放弃金本位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3-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体制创新和调整”,做了几张知识卡片。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请回答:
(1)依据卡片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所说的“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指什么?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列宁又采取了什么政策?
(2)卡片二中“新政”被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开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开始”新在什么地方?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片三中曲线图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的原因。
2020-03-2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