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3月,美国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断恶化时罗斯福当选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要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我怀着崇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罗斯福说“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了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农业、工北、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材料二: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国家干预政策,以应对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

(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约翰逊总统在一所大学中关于“伟大社会”的演说(1964年5月22日)“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召唤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永不衰竭的工业,为的是给所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富足的制度……下半个世纪的挑战就是我们是否有智慧利用那种财富去丰富和提高我国的国民生活,以及促进美国文明的素质……在你们这个时代里,我们不仅有机会走向富裕的社会和强大的社会,而且能通向伟大的社会。”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1942年12月,委员会发表一份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这份报告为战后建立“新英国”勾勒了蓝图,是建设“福利国家”的指路标。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英国人“不分阶级不分贫富”,都有权享受社会福利制度的保护,“从摇篮到坟墓”……1945年工党执政后,就开始履行它的诺言。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为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其经济理论根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战后英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018-01-01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领军考试--山西省河南省2017-2018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四)晋豫省际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5 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19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12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 关税
19334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增加等趋势下,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主要措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指出其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017-10-1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工人地位的变化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工业革命积聚了巨大的财富,但在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的分配却十分不公,造成严峻的社会紧张状态。

濒临灭亡的手工工人想起了伊丽莎白时期制定的国家干预政策,于是就非常希望恢复国家立法,用立法的手段调节工资与物价,保障自己的生存。

面对工厂主的压榨工人们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对抗工厂主,迫使厂主做一些让步。这样,就产生了工会运动。……工会运动一般不愿卷入政治活动,生怕政治活动会影响内部的团结。

第三次议会改革后基本上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也就是说,工人阶级最基本的要求到这时(1885年)终于成为现实。这时,距宪章运动的爆发大约是半个世纪……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政府授予工会组织和集体协商的权利,政府还组建了“全国劳动关系委员会”以贯彻这些权利。……1933至1938年间,工会成员人数增加到原来的三倍。1938年,政府通过进一步立法,对工资和工作时间进行管制,并保护弱势团体。

1947年颁布的塔夫特-哈特利法案大幅度削弱了工会的力量和权力,从而部分地废除了20世纪30年代对劳工有利的立法。……这也说明了缺少政治臂膀的工人运动的弱点。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工会组织已经面临着对于它们行为的种种限制……

——詹姆斯·富尔彻《资本主义》

材料三:联邦德国一方面保证公民具有高度的社会保障,即公民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住房补贴、教育资助负担平衡,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征纳国家税收。国家社会保险和国家社会税收的统一有效地保证了社会福利国家原则的实现。

联邦德国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50年代和60年代在保障社会安定、缓和社会的冲突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到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不断加码的社会保障系统已经成为社会的重大包袱,成了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造成手工工人濒临灭亡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英国成年男性工人获得普选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政府在1933年以后保障工人权利的目的是什么?1947年政府削弱工会力量对美国工人运动的教训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德国福利制度有哪些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工人权益与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