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的“受鬻法”规定,年满九十岁的老人,每月可以从官府领取一石粟米。汉成帝时,又将这种待遇的年龄降到七十岁。汉高祖曾下诏说,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也要求每年年初要派人慰问老人,赐予布帛酒肉,认为这样才能给天下子孙树立榜样。《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

—据赵凯《良举善政下,汉代老人缘何不幸福》等整理

材料二20世纪初,英国各界对建立养老金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1909年实施的《养老金法》规定,年满70岁(1901年英国男性的预期寿命为51岁)、品行良好、勤于工作的英国老年公民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该法的补贴标准是每周1—5先令,相当于一个工人周薪的五分之一。该法第一次明确了政府对老年人的责任,落实了由谁养老的问题。

1925年,《养老金法案》实施了部分缴费性养老金计划,缴费由个人与雇主分担,补贴标准增加为每周最高10先令。1940年,英国政府将女性退休年龄降至60岁;1965年,男性退休年龄降至65岁。65岁和60岁成为男女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的起始年龄。2011年英国公布的《养老金法案》规定,英国女性65岁退休标准将提前在2018年11月前实行;而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间,男女退休年龄将统一提高到66岁。

—据唐军《20世纪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尊老的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养老政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美国开始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到1939年,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何种经济理论?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2020-06-08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37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B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西欧盛行的凯恩斯主义就把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当作调节经济的杠杆,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社会福利事业服务的的医疗、职业培训、老年保健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吸收了大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失业者……但自1975年以来,由于经济危机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陷于重重困难。

本世纪二十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20%,五十年代占到30%,七十年代增加到40%;北欧国家占50%以上,公共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约占三分之二。例如,法国医院的预算取决于当年病床的利用率,医院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期,致使保健费用每年递增15—20%。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规定不明确,也助长了少数人的依赖思想。“人人为自己,国家为人人”,不能发挥社会的互助作用。

——摘编自杨祖功、曾宪树《论西欧的“福利国家危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方推行福利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2019-09-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
4 . 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材料三   当代学者在评论二战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经济关系时说: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的利益,与此同时它在解决资产阶级共同的阶级任务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本国范围内,国家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的方式是个别垄断组织所办不到的。

——舍纳耶夫《今日西欧》

材料四   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表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这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一认识的依据。
2019-07-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5 . 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

材料二   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当代学者在评论二战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经济关系时说: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的利益,与此同时它在解决资产阶级共同的阶级任务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本国范围内,国家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的方式是个别垄断组织所办不到的。

——舍纳耶夫《今日西欧》


(3)材料三表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这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4)材料四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一认识的依据。
2019-03-1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2018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中,英国为了战争曾彻底动员了它的人民和经济,它远比德国有效地分派男女劳动力的工作,并对全体人民实行了生活必需的定量分配,结果便形成了一种似乎“公平分享”的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削弱了,这使英国统治集团不得不实行一系列稳定英国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在经济方面,主张重要的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主张扩大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艾德礼工党政府执政六年间,共实施了八个国有化法案,其中把包括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实行国有化,到工党下台的1951年,国有化的工矿企业占全国总数的20%。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70年代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活力不足,“老大帝国”的包袱沉重,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和滞胀,被世界经济界称为“英国病”

1979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一方面紧缩财政,放松政府管制,鼓动市场竞争,积极引进外资,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1997年以后,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上台执致,在继续倡导市场自由竞争的同时,推行了鼓励研究开发与全球化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为“美国模式”的社会改良。改革主要涉及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以及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

1995年以后,改革的范围进一扩大,将那些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经营的企业也包括进来。主要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将企业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形式要求资金市场有效地运转以吸收股票投资。

——摘编自吴吴敬琏《美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英国推行经济改革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病”出现的原因。
2018-11-01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济贫院等社会救助机构承担了类似“养老院”的作用……1940年,英国社会救助主管部门开始提倡建立现代养老院,并鼓励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在制定1948年的《国家救助法案》时,当时的健康部长提到“随时可以去的济贫院”将被“30张床住的养老机构”所替代。以确保所有想要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都可以轻松入住。……20世纪60年代初。健康部再次提出健康和福利服务的总体目标是将老年人维持在社区中。20世纪70年代。英国官方发布了“老年人更加幸福”的报告。提倡让大多数老年人离开照护机构而回到家中接受服务。

——摘编自石琤《英国养老服务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中国养老院的发展,其推动力一方面有历史的沿承……到了近代,这一历史惯性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则与西方国家的榜示有关。19世纪下半叶,我国近代一些思想先知,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之下,纷纷提出效仿西方,设立养老院。冯桂芬要求推行养老室等慈善救助组织。……上述倡导之外,舆论界也不断刊文,介绍国外的养老院。

——摘编自苏全有《有关近代中国养老院的三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养老服务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中国养老院发展的因素。
2020-11-1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年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工伤、失业等原因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之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一方面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对工人运动血腥镇压;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工人阶级斗争进行了一些让步。他在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人赔偿法》,1889年实行了《伤残和养老保险法》。这三个法律是现代世界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保障的宗旨是在维护社会安全、国民经济的稳定及在均衡发展条件下,进而开发人力资源。它虽有公平的内容,但更强调自助和安全。它的主要特点是实行“自助”原则,强调资金来源多元化,即保险最大部分由雇主与雇员共同交纳;政府在收支不平衡时,酌情给予资助。双方负担的比例,视险种的不同有所区别。养老保险由雇主与雇员平均分担;工伤保险完全由雇主负担;疾病保险雇主负担1/3,雇员负担2/3,这样有助于把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享受的基金与市场竞争的责任心联系起来。享受保险待遇必须具备一定的缴费年限,并根据个人过去的平均收入作为基数计发待遇,以政府必须通过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上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较雄厚基础才能实施。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领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领域改革的影响。
2021-08-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徭役原来是以户、丁为基本准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明代商品交易货币化程度的提高,白银在流通中普遍使用。土地兼并也逐渐加剧,地主豪强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来逃避相应的赋税,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又无力承担自己的赋役责任。……明代万历之前,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等,其法是将赋役统一征银贮于府县。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巩毅《略论一条鞭法》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政”成为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其做法和特点,都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条鞭法颁布的背景?并指出一条鞭法对当时社会历史转型趋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并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
2019-10-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