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2 . 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据此推知
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B.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C.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
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3 .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主要是因为
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B.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
C.美国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
D.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5 . 1928年斯大林明确提出一个“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业品上,他要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时候付出更多的钱。斯大林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工农业发展的平衡
B.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积累工业化建设资金
6 . 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
A.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B.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
C.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
D.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
2019-05-18更新 | 2866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表为1928-1934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表(单位:万普特)。由此推知,当时苏联
年份粮食总产量粮食收购数量出口数量
19287330107027
19297170166017
193077102100480
193169502280520
A.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加快
B.粮食减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C.集权体制促进农业发展
D.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粮食出口
8 . 1929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这表明苏联的工业化
A.提升了苏联综合国力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借助了有利国际环境
D.减少了社会制度对立
9 .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没有居民证及相关的证明文件,苏联公民就不能异地流动;居民证只发给城镇居民,农民则没有居民证。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城市政权以镇压反革命
B.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加大劳动力的计划管理力度
D.杜绝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
10 . 斯大林提出“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此,苏联
A.开展一五计划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成立经互会
2019-04-23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三明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