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0年之后全球经济进入公众视野,这是一种新的经济秩序。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法庭,负责97%的全球贸易。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对全球化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奖励少数人而使多数人贫穷的一种力量,削弱了地区和国家政府的主权,全球化一直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一直处于疲软复苏状态,美国中产阶级进一步退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粹主义盛行,排外情绪高涨。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各种“退群”、欧洲难民潮、英国脱欧等事件均已表明新一轮以“贸易保护、反一体化”为特征的“逆全球化”大幕已经拉开,引发了一些地区金融、政治危机,世界经济再次出现纷争状态。

——摘编自赵燕梅《“逆全球化”思潮与中国引领下的新全球化发展路径》

材料三   针对“逆全球化”现象,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为此,中国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型全球化的主张和行动纲领,认为新型全球化的推进方向是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其价值追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平台是“一带一路”建设。

——摘编自冯维江人民论坛201829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2)据材料二,分析“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倡导的新型全球化的理解。
2021-06-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0年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最先提出“亚洲价值观”,后又得到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的积极回应。“亚洲价值观”承袭东亚文明传统,坚持家庭、集体、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强调权威、秩序、和谐。“亚洲价值观”出现的原因是
A.东南亚经济高速发展B.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C.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D.儒家思想在亚洲传播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欧洲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载“(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通的中亚大道”。《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古代驻在边境上的烽火台),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年(公元84年)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材料三   开辟“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在于: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摘编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贸易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开辟目的的不同之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域的贸易摩擦不断。

——据王龙兴《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等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为了将日本变为“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与紧盯军方订单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同,日本企业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如晶体管收音机等电子消费产品。70年代后期,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与通产省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从此时起,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以半导体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电子产业198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半导体生产国。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先后两次与美国签订半导体协议。通过协议,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1993年,美国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占有率方面重新夺魁,还强化了微处理器等高附加价值尖端产品的优势。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场被评价为“不再重要”

——据冯昭奎《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相比,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
2021-02-25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江苏卷)0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知名新千年藏品——“入世槌”。它仅长32.3厘米,却是我国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其价值主要在于见证了
A.首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C.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D.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6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曾在20世纪末达至高潮,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人类跨入20世纪最后几年的时候,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并正跨向全美洲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进程加快,同样重要的是,整个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壁垒大大降低,这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段性的标志,是过去一百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归宿,也是新世纪发展的起点。

——摘自张幼文等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

材料二   近几年,伴随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和世界格局的深度调整,西方国家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变成了全球化的反对者,“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全球化进入相对低谷期。究其缘由,全球化服从资本追求高额剩余价值的目的,使西方国家资本外流,许多产业外移,本国工人大量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激化,民众因此而发起反全球化运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各国政府为了寻找出路,主动迎合反全球化民意,采取各种去全球化措施,逆全球化遂成为西方国家的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材料三   针对“逆全球化”现象,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1月达沃斯论坛演讲中指出,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为此,中国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型全球化的主张和行动纲领,认为新型全球化的推进方向是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其价值追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平台是“一带一路”建设。

——摘编自人民论坛2018年2月9日冯维江文


(1)材料一反映了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哪两大趋势?结合所学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思潮出现的根源,概括进入2l世纪以来“逆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倡导的新型全球化的理解。
2020-07-04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7 . 2018年5月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布,美国将从6月1日开始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7月6日,美国又开始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针对美国这一系列的举措,欧盟、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都对美国商品征收了报复性关税。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特点
B.看出美国逐渐失去贸易出口大国的地位
C.反映了全球化浪潮下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019-11-2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逆全球化口号,2018年7月6日,美国正式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A.存在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B.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
C.逆全球化趋势是历史的必然D.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形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一带一路”,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新时期,“一带一路”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一带一路”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沿线各国完全根据本国利益参与进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
2019-06-10更新 | 3958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