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卢梭认为,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卢梭所说的自然,不仅是淳朴的大自然,更重要的是自然的情感,自然的天性。以下言论与卢梭上述思想倾向相一致的是
A.万物始于水B.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C.人不是他人的工具D.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2020-07-07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英国思想家大卫·休谟认为“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他们的观点
A.反对崇尚理性主义B.批判宗教神权的统治
C.补充了理性主义的内涵D.要求人类回到原始社会
2020-07-03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奉化中学、宁波中学、北仑中学等)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的思想是人类智库永远的宝藏。他们有的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有的提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的提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是:
①韩愈②康德③李翱④苏格拉底
A.①②④B.③②④C.①④②D.③④②
2020-06-2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0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说:“从公元前7世纪到前2世纪,希腊人凭借其积极的商贸活动使地中海水域内的各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他们还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道德和哲学思考。正如波斯、中国和印度的古典传统塑造了本地区的文化经历一样,希腊人的传统也对地中海区域、欧洲以及亚洲西南部地区带来了深远影响”。下列各项中,与此相吻合的是
①海洋赋予希腊先民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人文主义源头
③在形而上学理论中寻找真实的存在④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 . 近代欧洲某诗人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诠释古典著作。他的代表作《秘密》借圣奥古斯丁同诗人的对话,热烈地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据此判断,这位诗人生活于
A.文艺复兴时期B.启蒙运动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6世纪,英格兰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说,“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虽仰慕拉丁语,但更崇拜母语”;同一时期,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欧洲
A.民主思想广泛传播B.民族意识逐步形成
C.文艺复兴渐入高潮D.宗教改革纵深发展
2019-05-06更新 | 3015次组卷 | 5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意大利是欧洲文明古国,其发展的轨迹值得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艺术家地位的变化永久地镌刻在自布鲁内列斯奇以来的建筑之上的话,那么,艺术家自身的魅力则完整地体现于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以及拉斐尔三杰为代表的伟大艺术家之中。……直到20世纪上半叶,无论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还是形形色色的现代流派乃至整个西方艺术,人们都能看出文艺复兴观念的内核或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与艺术环境下新的印记与特征。

——摘编自戚灵岭《复兴与超越——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进程》


(1)结合所学,简述“文艺复兴观念”的内核。以米开朗琪罗的壁画《创世纪》为例,说明其如何体现这一内核?

材料二   1951—1962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率名列欧洲前列。到1962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巨大的美援与政治、心理因素为经济恢复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因素。

8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著作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像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虑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主,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并列举其代表作一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概括这政治主张的理论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2018-07-22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2020-07-18更新 | 1414次组卷 | 16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两位学者的言论: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皮柯《论人的尊严》
真正高尚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彼特拉克
【材料二】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位学者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并列举同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两部代表作品?
(2)依据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分别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从这个角度分析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文精神的发展。
(4)以上几场运动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01-30更新 | 1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