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与这种倾向直接关联的是
①雅典平民地位提高   ②雅典的政局   ③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④智者的出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0-12-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百校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智慧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下列言论与材料所述言论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C.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2020-12-1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3 . 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法国从“革命的年代”走向“资本的年代”,现代法国由此奠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一直不间断地用手中的笔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毋庸置疑,至少就思想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00年,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草案拟出后,参政院先后召开102次讨论会,其中97次由拿破仑亲自主持。他在会议上经常十分内行的随口引证罗马法典,使与会者大为叹服。他主持的会议常常是晚上9点开始,有时延续到次日清晨5点。《拿破仑法典》曾被广泛采用并影响至今。

——据【德】路德维希《拿破仑传》等整理

材料三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法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完全纳入国际市场,这是由多种重要因素所决定的,其中有一点不可忽略,这就是拿破仑三世明智的经济政策,法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至一战前,法国的钢产量增加了3倍;汽车产量仅次于美国;电力生产以每年14.5%的高速度在增长;新兴的化工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名列世界第三;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使用,资本主义农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旺代尔、施奈德等公司控制着全国铁矿、煤矿、冶金、机械等重工业部门。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向“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的主要思想武器,概括说明“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拿破仑法典》对法国大革命的贡献,并简析《拿破仑法典》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推动法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的“经济政策”所奉行的原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0-12-1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4 . “你们的文艺复兴只有贵族与知识阶层享受到。它冷眼看待平民,对摊贩及僧侣从神学上图利却装作视而不见,我们不要那些让人们当作心灵药物用的礼拜仪式,我们已经学会使宗教的虔诚与心智的自由取得协调。”据此可知新教派的主要观点有
①反思文艺复兴 ②批评商业经营 ③简化宗教仪式 ④追求思想自由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重回西方,打破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引发了十二世纪文艺复兴,而十二 世纪文艺复兴是在原有的、旧的精神框架里去复兴;相比之下,意大利文艺复兴则是重建新的 精神框架,要恢复古希腊、古罗马那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从长远看,这个目标实现了;但从 文艺复兴运动本身看,并没有完全实现。他们只是开了个头,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通过其他 运动完成。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欧洲在 15 世纪中叶进入了地理探索的新时代,葡萄牙作为先锋,占领了非洲的战略 飞地,开启了这一时代。其他几个欧洲强国也在航海家的帮助下,走上了同样的海外扩张之路, 在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建起各自的殖民地,欧洲强国的权力和影响力扩张到了它们做梦都想不 到的地方。

——(西)胡里奥《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新的精神框架”的实质。结合16世纪至18世纪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从长远看, 这个‘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葡萄牙作为先锋,开启了这一时代”的标志。结合所学分析15至16世纪欧洲强国的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020-12-03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建筑与人文密相连,中西方建筑截然不同布局的方式呼应着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对比其差异有如下分析: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布局关系,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深宫大院,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自发的,是依据着某种简洁的规律设计而成。②欧洲人的建筑布局一般都是围绕着最主要的公共建筑延展开来.比如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广场宫殿,这些建筑都是西方在各个时期最主要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大斗兽场作为公共建筑展示了古罗马是公民的罗马。

——据黄李涛《从<华夏意匠>看中西方建筑》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归纳宗教改革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主要思想观念并阐明该思想对平遥古民居布局的影响。②指出古罗马修建大量宏伟公共建筑的政治因素并说明大斗兽场如何凸显罗马公民的地位。(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2020-12-0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著名古希腊研究专家邦纳说:“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下列思想可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认识你自己B.人是万物的尺度
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D.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749年,某大学举行了“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的征文比赛。一位思想家经反复修改,以《论科学与艺术》为题寄出应征。他在这篇文章中否定科学和艺术的价值,从反面进行了论证,论文获奖后,他称“我在这里是个野蛮人,因为人们不了解我”,据此判断,这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卢梭D.康德
9 .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过程中,新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同天主教会的反动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人文主义者和教会都要求接照自己的世界观来塑造这座大教堂,这场争夺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曲折,反映了全欧洲重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许多特点。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材料三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从长远观点看,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思想最终导致了教会与国家的分离;理性主义思想对粉碎专制暴政、削弱教会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人道主义、天赋人权和强调人的严的思想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基本价值规范;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1)阅读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说明苏格拉底的研究领域及其在哲学上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人文主义者如何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塑造这座大教堂的,从教会角度出发,用一句话说明该教堂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述启蒙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用典型事实说明“理性主义思想对粉碎专制暴政、削弱教会特权起了促进作用”。
10 . 以下为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发展状况表,由此可推导出的结论是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法国妇女的识字率(%)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A.法国大革命推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B.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C.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D.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2020-11-19更新 | 376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