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6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家认为自然场景的表象是被自然规律所制约的,画家应当去研究和揭示这些法则。他们还以这种观念和思维方式思考其他领域的物体及其表象,例如一般意义上的光学或力学对象。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     
A.促进了科学革命的发展B.完善了近代物理学知识体系
C.迎合了工业发展的需要D.提升了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
2 . “启蒙运动不是革命运动,甚至不是政治性的运动,它是由一群学者、作家、艺术家和历史学家推动的。这些知识分子相信,一旦理性与教育变得普及,迷信和无知自然会消弭于无形,人民也就不会相信神迹或君权神授这类的胡说八道”。由此可知,这一运动(     
A.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理性社会
C.反对宗教信仰主张民主政治D.意在教化大众实现民智启迪
2023-01-13更新 | 113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伏尔泰认为,“历史学的使命应该是认识历史自身的活动,对历史进行自身的审查,从概念出发建立认知事物发展的逻辑”。他还提出希腊罗马史学家给人留下的大抵只是“战争史”“远征记”之类的作品,而历史学真正的方向是“我们应当尊敬那些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靠暴力奴役的人”。这表明伏尔泰(     
A.倡导理性精神B.宣扬思想自由
C.追求人民主权D.反对专制制度
2022-12-31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五校直升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每一社会历史事件都不是彼此分离、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的社会总体之中,如果把某一历史事件抽象处来,孤立加以考察,那么就无法领悟其真实含义。

——摘编自都本伟《思哲论史   哲史卷》

知识板块相关史实
中国古代史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百家争鸣、变法运动、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推恩令、盐铁官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朝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四大名著
中国近代史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世界史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5 . 1509年,著名画家达·芬奇与数学家帕乔利合作的算数和代数学著作《神圣的比例》面世。书中达·芬奇以高超的制图技艺为艰涩的数学表达搭配上精准的数学图解插图,最终该书受到知识精英阶层的普遍欢迎。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成为独立学科B.人文主义精神广泛传播
C.知识传播路径日趋多元D.知识精英追求科学理性
2022-12-14更新 | 805次组卷 | 9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6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这主要体现了作者(     
A.拥护基督教会B.反对禁欲主义
C.宣扬理性精神D.批判等级观念
2022-11-30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均将美等同为和谐,而和谐的内部结构即为对称、均衡和秩序。16世纪中期、意大利的造园活动兴盛,而园林作为建筑构图的延续,其布局自然而然地被几何等数学关系所影响,体现出构图的明确、比例的协调和形式的匀称。这体现出(     
A.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广泛影响
2022-11-30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清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色彩的使用非常大胆:他们以黑色代表高贵和尊荣;以红色代表火热的激情和爱情;以黄色代表高雅;以绿色代表希望;以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这表明艺术家们(     
A.着力表达不同的艺术风格B.推动绘画艺术进入黄金时代
C.推崇科学人文的理性社会D.倡导热情与活力的精神风貌
2022-11-14更新 | 35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文化对14世纪以来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拜占庭人编纂、抄写和翻译了许多古典著作,这些著作又通过多条途径传到西欧。14、15世纪,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向西扩张,许多优秀的拜占庭古典学者前往西欧避难,为西欧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方面成就突出,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交通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这样,欧洲的人文主义者接触、交往,在东西方遥相呼应,把欧洲文化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解素蔚《拜占庭文化及其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儒教是具有道德感召力的理性宗教,对其大加推崇。在伏尔泰看来,中国的儒教是孔子所宣扬的“为人处事公正无私”的信仰,“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中国的儒教强化“人”而淡化“神”的特征正符合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在推崇中国儒教的同时伏尔泰的矛头所指向的是欧洲的宗教狂热和宗教迷信,他借用中国的儒教来阐述他的自然神论,成为他反抗神权思想的精神武器。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作为理想国度的中国“孕育了一个没有教义、仪式和狂热的宗教梦想。当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教士和政权相勾结时,他们在中国找到了这个梦”。

——韩梅《1840-1912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拜占庭文化对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儒家思想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能得出什么启示。
10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要模仿、恢复的古典文化,主要依靠修道院所保留、抄录、翻译和研究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在相信上帝启示的前提下,以理性论证信仰,推动了文化发展。”材料旨在说明(     
A.文艺复兴出现的历史条件B.天主教会对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
C.人文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D.基督教深刻影响了近代欧洲文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