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加尔文把宇宙中的一切都归之于上帝的永不更改的先定……个人的公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但人们也不应当放弃现世的努力,应当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蓄有私产、贷钱取利等一切正当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据此可知,加尔文的“先定论”(     
A.坚定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意在重建基督教信仰的新体系
C.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发表了一部政治思想类著作,并将其作为1753年应征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的参评论文。在卢梭的著作中,其影响力仅次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开头便表达了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日内瓦是)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

——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

材料二   卢梭思想中一些革命的成分,被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卢梭那里已经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编自郭芹《浅析马克思对卢梭异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不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继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发展。
2022-08-1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训练】-【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在与智者高尔吉亚讨论法庭的辩论艺术时指出:修辞和论术本在于征服听众的“灵魂”,使其“灵魂”变得更为健康,但由于智者们缺乏对“人是什么”“认识自己”等根本性问题的深度思考,反而使论辩艺术成了毒害灵魂的“药”。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注重人文主义的理性发展B.反对将辩论艺术运用于法庭
C.强调司法审判要符合民意D.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A.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B.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D.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
2022-06-08更新 | 5561次组卷 | 38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总结提升】高一历史单元识记清单+综合演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6 . 西方人文精神得以发展,以下关于人文思想的观点依次是
①认识你自己      ②人民主权  
③因信称义        ④主张以“人的学问”取代“神”的学问
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欧洲教育家维多里诺将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实践,1423年他开办了一所宫廷学校,取名“快乐之家”,在这里维多里诺倡导自由教育,践行体育、德育、智育并重的课程观,特别重视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差异。其教育思想
A.突出了理性主义的教化作用B.意在抨击教会引起社会共鸣
C.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时代内涵D.体现了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
A.文艺复兴促进社会进步B.理性主义的价值与作用
C.自然科学影响社会改造D.法治精神战胜封建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有学者认为:“理论上,哲人们坚信打破宗教迷信、树立理性权威能使这个时代的人变得更聪明、更高尚、更幸福;但现实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或愿意接受理性权威,而基督教传统更是深深扎根于普通民众之中。”该学者意在(  )
A.抨击基督教会对人的思想束缚B.批评启蒙思想家对传统的割裂
C.反思法国大革命的暴力与激进D.说明理性与宗教精神不可调和
10 . 彼特拉克认为“在尘世的时候,我们希望获得尘世的光荣是对的。当我们到达天堂,不再希望和关心尘世的光荣时,人们可以希望享受天上更高的荣耀。”这一看法
A.否定了基督教会和教皇的权威B.试图平衡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
C.强调了世俗生活高于宗教信仰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发展要求
2022-06-03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