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评价达·芬奇说:“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这表明
A.古典主义艺术成为主流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人文主义思想为人称颂
D.理性原则获得了民众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B.自然C.人D.政治
2019-06-08更新 | 8082次组卷 | 95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拿破仑说:“如果波旁王朝控制住了那些文字,也许就可以保全自身。大炮的出现摧毁了封建体制,而墨水的出现摧毁了近代社会组织。”材料中的“那些文字”
A.有利于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B.阻碍了法国近代社会进步
C.丰富发展了人文精神内涵
D.实现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4 . 下表为一些西方思想家的主张
时间人物有关上帝和宗教的言论
公元前5世纪普罗泰格拉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13世纪阿奎那(中世纪神学家)天主神学美德的目标是天主本身,天主是所有事物的尽头,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所能取得的知识。
18世纪伏尔泰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古希腊已经产生无神论思想
B.中世纪理性已与宗教并行不悖
C.伏尔泰否定上帝的存在
D.理性的发展加速了与宗教的对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天赋人权
D.人民革命权利
2019-04-21更新 | 857次组卷 | 10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这样描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现代科学理论还没有发展以前人们就相信科学可能成立的信念,是不知不觉从中世纪神学中导引出来的。”这表明
A.中世纪神学蕴含了近代自然科学理论
B.近代科学的研究目的是证明神学理论
C.神学与近代科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D.神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科学诞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
A.否定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
B.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
C.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的融会贯通
D.借人文主义否定了宗教信仰自由
2019-03-26更新 | 36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外界的环境和人事常常变化,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人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梳理,不断形成新的观念和认识。这反映了
A.肯定知识即美德
B.人不必要遵守法律判决
C.人要追求自由平等
D.人要不断地认识自我
9 . 史学家陈衡哲在评论欧洲某一历史运动时说道:“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这里所说的“反动”主要指的是
A.否认宗教神学
B.享受现世人生
C.追求高雅精致
D.反对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
B.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D.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